北山钢厂·······
他眯了下眼眸。
最近,他也颇为关注北山,毕竟,同行是冤家嘛,尽管他心里仍旧还是非常不相信张楚能够在动工之前,生产出来所用的钢材,但,事关自家本业,也不得不打听打听。
不过,房玄龄和崔如渊都纷纷表示,对于北山的情况,自己也不太明了。
长孙无忌也没有过多追问,只是笑着打趣道:“这钢,和铁还不一样,俗话说得好,百炼成钢。”
“北山之地若是如此简单就能炼制出百炼钢来,老夫的长孙钢,不,应是天下所有炼钢之匠人,岂不是都得找一块豆腐撞死么?”
“要知,老夫组建钢厂,足足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顺利出钢。”
“少府监的官营钢坊,也差不多都是如此啊。”
“北山之钢,怕是最后会闹得鸡飞狗跳,如此,房公二郎前往监督,不要最后落个‘失察’之罪名,白白浪费户部钱粮。”
房玄龄双眸微眯,十指交叉放在腹前,神情平常,悠悠道:“这也是北山,秦川伯,工部之事了,倒是和户部没有太大的牵连,再说了,就算有牵连,既为陛下之臣,大唐之吏,岂能不思成只虑败么?”
“该他承担的,谁也都替不了他。”
长孙无忌一滞,数息后,轻‘哼’一声,转身朝另一条石头路走去了。
这条路的尽头,正是吏部衙门。
崔如渊则是笑呵呵的打了个圆场:“房公,莫要气恼。”
“老夫保证,就算失败,这事也和贤侄无关。”
“赵公失言,其实也是北山之钢威胁到了长孙钢罢了,咱们可莫要因些许商贾小事,而伤了和气。”
“房公,萧公,要不要去户部喝口茶再走?”
崔如渊也站在了一条石板路前,冲房玄龄和崔如渊抱拳道。
“不必,事务繁忙,尚书省还有颇多事务等着老夫和萧公。”房玄龄笑着拒绝了:“辅机之言,老夫自认明白,不碍事,不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