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大周朝堂上,偏生有桩古今未闻的奇事。
那龙椅宝座上竟坐着一老一少两位帝王,倒不似前朝你死我活的架势,反倒透着几分家常戏谑的意味。
新皇贾环,对这皇位并无多少留恋。
当初登上皇位,实在是被时势逼迫,身不由己。
他满心满眼都是朝堂革新与百姓安稳,甚至一门心思要把皇位禅让给那还不满三岁的太子。
就像那远离尘世喧嚣、一心向佛之人,对皇位的尊荣与权势,只当是过眼云烟,丝毫不放在心上。
再看退位的老皇帝,本应在后宫安享清福、悠然度日。
无奈贾环再三诚挚恳请,言辞殷切,情意深厚,最终还是拗不过,只好再度出山,替贾环这个“偷懒皇帝”操持诸多繁杂的政务。
太上皇年近古稀,身子骨却十分硬朗。每日卯时,天色尚早,便准时起身前往御花园。
在那晨曦微光中,悠然打起一套太极,一招一式沉稳有力,尽显矍铄之态。
随后,迈着稳健的步伐,精神饱满地前往御书房,投入到繁忙的政务里。
他这一生,在朝堂争斗的漩涡中摸爬滚打,历经无数风雨,对权谋之道早已运用自如,处理政务也是游刃有余。
只是偶尔面对贾环甩手不管、诸事推诿的样子,也会忍不住摇头苦笑。
那神情就像看着自家调皮捣蛋、总也长不大的孩子,既生气又无奈 。
但每当想起贾环求他出山时,那一声饱含恳切的“父皇”,他心里就甜滋滋的,如同吃了蜜一般。
贾环自幼寄养在贾府,对这个突然出现的亲生父亲,内心深处一直有所排斥。
平常若不是有事相求,绝不肯轻易叫一声“父皇”。
可太上皇就在这一声声带着功利的“父皇”中,被哄得晕头转向。
竟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忙碌却充实的理政生活,仿佛这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时,太上皇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奏折,还会兴致勃勃地去找贾环,满心想着分享自己理政时积累的治国心得。
可贾环每次都摆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恭恭敬敬地垂手站立,认真聆听。
可一转身就把那些金玉良言抛到九霄云外,全然不当回事,就像那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