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白很快就从柯大新租住的社区工作人员那里得知,柯大新最近跟他的同村后辈柯海华一同租房。这人三十三岁,体型健壮,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跟着母亲一起长大。他初中毕业后就四处打工,在两年前他为了节省租金,跟柯大新一起租房住。
徐小白很兴奋,柯海华的形象刚好符合她的侧写画像,再结合目前种种线索,她觉得柯海华的作案嫌疑很大!
宋文略注意到警员提供的信息里,柯海华在一年前失业,就没有再找到固定工作,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他赶紧安排人去带柯海华回来问话,另外让裴麟去跟柯海华之前任职的工作单位确认一下,柯海华当时为什么会失业?
凌晨一点多,柯海华被带回刑侦支队接受问话。
警员问及在周菲死亡那天夜里他的行踪,柯海华闷声闷气说他在家睡觉。
“有没有人能证明?”
柯海华没好气地说:“警官,我在自己家里睡觉,还要证明给谁看?我又没有工作,不睡觉能干嘛?”
柯海华和柯大新合租的那套房子在城郊比较偏僻的地方,那里没有监控,人员流动性大,没有办法证明柯海华的说辞是否属实。
宋文略只好寄望于被换掉的旧塑料桶,如果能找到那只桶,能在桶里找到周菲的生物学信息,目前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可是那只被换掉的桶在哪里?
柯大新和柯海华都死活不愿意说出旧塑料桶的去向,徐小白却觉得那只被换掉的旧桶,当时极有可能装的是柯海华。
因为光靠腿脚不便的柯大新抛尸不现实,这活儿得是柯海华来主导。
柯海华要是躲在塑料桶里混进来,他是活人,需要呼吸空气,那只桶必定被钻了小孔作为换气通道。事后这只桶不能再用来装泔水,只能换掉。
徐小白觉得这只塑料桶不太可能被卖去废品站,更有可能已经被毁尸灭迹。
而装周菲尸体的塑料桶,估计就是这五只塑料桶中的其中一个。因为从柯大新和柯海华的经济条件来看,他们未必舍得一次毁了两只桶,装过尸体的塑料桶洗洗还能用。
警员们将柯大新和他的三轮车一并带回去,他们清空了几只塑料桶,却一无所获。
倒是一直趴在三轮车上一寸寸摸排的徐小白,意外在三轮车的塑料脚踏缝隙边发现了两滴干涸的血迹。她精神振奋,立即通知痕检科的同事来取证。
如果这两滴血的生物学信息跟周菲吻合,案情基本就清晰了!
另一边,裴麟去柯海华最后一份固定工作任职的公司,发现那是一家安保公司。当时的柯海华雇佣关系挂靠于这家公司,他被公司安排去一家酒店当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