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问,“咱们要报官么?”
杨晚想了想道,“报官估计也没用,一是那几人不一定是一家三口,二是没有造成实质性的结果,官府不一定管。”
“估摸着会劝咱们息事宁人,就算查也无从下手,进城的人那么多,不可能花那么大的人力去一个个排查。”
古代又没有监控,她们也记不清几人的长相,顶多有个大概印象,人海茫茫,短时间内怎么可能找得到。
几人都很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这人不把心思放在钻研学问上,总想着坑害别人,早晚会遭报应的!”杨沐柔恨恨道。
冯氏很是忧心,县试过了还要考府试和院试,都过了才是秀才,这人若找不出来,再去坑害明韬可怎么办?
杨晚道,“府试要到四月才考,到时候我亲自带几个得力的下人一起跟着去,铺子的事就交给你们看着了。”
府试要去顺安府考,不在县里,带一家子人送考显然不现实,让别人去她又不放心,只能自己亲自去。
快要考完的时候,杨晚带着下人去接明韬。
大门一开,明韬走出来见到杨晚几人便要抬步走过去,他身后的几个考生连忙叫住他,
“杨小友可有时间?我们几人寻个酒楼聚上一聚?”
这几人前几场考试名次都不错,若不出意外定是能过县试的,此时是考生之间拉近关系的最佳时机,
若是能跟出色的考生处好关系,以后说不得能相互扶持。
这些弯弯绕绕李夫子也跟他说过,明韬自然明白他们的意图,他略带歉意的笑道,
“实在不好意思,天色渐晚,我年纪小,家姐不放心我外出,不若明日再聚?”
几个考生顺着明韬的视线看过去,见人家姐姐确实在等着接人,便笑着道,
“如此我们便不耽搁杨小友了,明日午时我们在清风楼不见不散。”
明韬点头应声后便朝杨晚走去,几个考生也满意的离开了。
接到明韬,杨晚不放心的问,“他们跟你说什么了?”
早上才发生塞纸条那档子事,杨晚现在看谁都像凶手,无比警惕。
明韬笑着说,“他们约我明日清风楼聚会。”
杨晚松了口气,凭自家与清风楼的关系,明韬去那里出不了事。
两日之后,县试放榜。
明韬稳居第六,县令大人宴请前三名的考生,明韬并不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