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在商要言商

杨晚抬手揉了揉明泽的头,“明泽你记住了,在商要言商,他们不是坏心眼儿,他们是咱邻居的同时,也是商人。”

“在讲究情分前自己也不能吃亏,再说,他们做了那么多年生意,咱们才做人家一年邻居,哪有多么深厚的情谊。”

明泽还小,心思单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这样做生意容易吃亏,有些事她得一点一点交给他。

翌日,

杨晚带着明泽与王大柱一道去隔壁平阳县看地。

年前曾拜托他给自己找二百亩以下连成片的地,青阳县内没有合适的,便买在了平阳县。

年前买了一百五十亩,前几日王大柱来说又有连成片的二百亩地要卖,问杨晚有没有意向。

杨晚自然满口答应。

自落户仓河村后,明泽还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他完全坐不住,把头伸出车外东张西望的。

马车一路走了近五个小时才到平阳县,杨晚屁股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几人先去看了地,王大柱解释道,“这片地原是本地地主张员外家的,他儿子中了举人多年,一直没能再进一步,”

“今年想开了,准备卖掉部分家产谋个一官半职的。”

举人若继续往上考,前途自然越发坦荡,但进士不是人人都能挤进去的,多的还是像张员外儿子这样的举人。

大部分举人考一辈子都考不中进士,自然要为以后做些别的打算。

像偏远地方的县令,县丞,主簿等小官职,使一使银子托一托关系也是有机会搞到的。

官职虽小,但在百姓心里那可是父母官,是顶顶大的官。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么好打理的地要卖出去。”杨晚低语道。

恰逢春耕,地里已经有佃农在清理松土了。

对他们来说,地是谁的无所谓,一年到头也就交租的时候能见到地主几次,地主的好坏在于让他们交多少租子。

杨晚不打算改些什么,以前交多少,以后还交多少,免得不必要的麻烦。

只是种的东西她有自己的打算,她准备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