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太顺眼了

杨晚笑道,“如今太平了,不打仗用不上那么多药丸,各地的药房需求没那么大,所以只能闲置了,”

“我明日去作坊看看,要是闲置的太多,我便遣散一部分人。”

陆渊急道,“不用着急遣散,到时候还得重新找人。”

杨晚满眼疑惑,不懂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还要打仗?

陆渊不瞒着她,解释道,“咱们现在只是把异族撵远了点,早晚他们还是会杀回来,”

“之所以不乘胜追击赶尽杀绝是因为大祁刚变天,新的政权需要时间稳固,”

“太后一党执政时又伤了大祁元气,也需要时间修养。”

“一旦修养好,建州与苍州联手,势必要主动出击,彻底让异族失去威胁大祁的能力,”

“那时候肯定需要大量药丸,所以晚丫头,你不必急着遣散工人,可以现在就做一些存着。”

杨晚了然,问道,“依陆伯父看,大祁需要修养多久?”

陆渊伸出一个巴掌道,“少则三年,多则五年。”

“那还早,”杨晚笑着解释道,“陆伯父有所不知,药跟饭菜一样,也是有保质期的,”

“饭菜隔夜之后味道会变差,甚至会发霉变质,药也一样,不是时间越长就越好。”

“尤其大蒜素的保质期更短,仅有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即便外观味道不变,但药效还是会大打折扣,”

“所以只能用前的一个月内制作,不能提前做来存着。”

现代采用了许多手段来防止大蒜素降解,所以大蒜素的保质期才得以延长,

可这里并没有那么多高科技,只能遵循大蒜素的降解原则,尽量赶在降解到不起疗效之前服用。

陆渊闻言,面露遗憾,“原来如此,是我想当然了。”

回院子的路上杨晚想了想,

按陆渊的说法,三五年后与异族还要打一场,那确实不用急着遣散闲置的工人,

这些工人有过这次的经验,下次大批量生产的时候能很快适应投入进去,

可以找点别的事让他们先做着,比如她那做青霉素的烂摊子。

翌日,

杨晚带着小草前往制药作坊。

三个小姐妹一碰头,少不得寒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