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彻无法确定吴军下一步动作,为保险起见,遂吩咐到:“汝二人且指挥士卒于此架一浮桥,看陆逊如何动作。”
陆逊早在拍桌子时,就知道这是一个败局,早败晚败不过是时间问题。因为自己这一路战况优势再大,也难以转化为胜势。只是首先得感谢孙桓,在三面被围的情况下,没有选择弃寨保命,而是把守要道,不至于让自己两面受敌;但也要怪孙桓太过自信,只是打过几场小规模战争,就以为自己可以对付五虎将这种级别的对手。本来下卞地势就不善据守,他还聚拢部队,想和关羽硬碰硬对决。假如像自己这样放大防守范围,从一开始就准备防守,不要主动给机会,则虽然是野战,但吴军兵力占优,不可能陷入劣势。
是故如今渡河行动,也只是个欲擒故纵:诱使蜀军来攻,自己则依据优势环境迅速调整反击,寄希望借此先打垮一边,再回去支援孙桓。这样一来东吴代价固然不小,但至少可以化解蜀军攻势,而且还能给蜀军造成一定损失。
然而,这一切前提还是对方会中计。陆逊见对手还是那么谨慎,宁愿放自己全军过河,也不来骚扰,只是建造浮桥来缩短后续追击时间,就知道此计难成,是时候退兵了。但在此之前,他还是给孙桓写了一封信:
“致安东将军孙桓叔武阁下,初闻关羽围营,逊日夜思救,然此间蜀军紧盯不放,吾多次主动出击,求战不得,反折了先锋李异。今若全师来此,则前有霍峻之阻,后有独孤彻之困,是死路也;若以偏师来援,则守寨之众不敌蜀军,前行之师难破前阻,亦死路也。逊诚请孙将军率部突围,共赴豫章,逊当再守两日,以保孙将军南线无忧。陆逊拜上。”
……
除了关兴以外,关羽所部三路蜀军都在奋力攻寨。也多亏孙桓平日里体恤士卒,能得军心,故虽已是岌岌可危,吴军上下仍在尽力坚守。只是几次会战下来,孙桓也被蜀军强大的野战能力所震慑。清楚如果离了营寨,吴军在陆上根本不是蜀军的对手。
陆逊的信经过传令兵东躲西藏的隐蔽,还是送到孙桓手中。只是送来的不是希望,而是浇灭其最后幻想的冷水。但孙桓不能气馁,自己还得把这支残兵带出去。
“义公老将军,伯言亦遭阻扰,不能至矣。”孙桓语气充满低落,把信递给韩当。
“吾以为都督所言甚是,安东宜速速突围,若再恋战,恐万劫不复。”值此败军之际,韩当也别无他法。
“唉。”孙桓一声长叹,招呼还能动的吴军,向东突围。
“背盟小人,哪里走!吾候汝多时矣!”关兴这些天心痒难耐,但为了防止突围,还是谨遵父亲叮嘱:养精蓄锐。如今可算能有用武之地了,自然格外兴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桓看着眼前这支生力军百爪挠心,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