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独孤彻放榜募兵 远征军迤逦启行

而这些应募的士兵中。有了无牵挂,一心想搏个功名者;有家中受过昔日不完全土改之恩,欲要报效者;有单纯仰慕独孤彻文治武功,有心追随者……想法各异,也难统一。

独孤彻又安排细作去其他各处军营搜集士兵想法,得出的反馈亦不理想。要说难舍家小、怕苦怕累、惧难畏死等想法,实属正常,人各有志,无需多言。但也有不少人是出于嫌弃此行限制太多,不能发挥其“军爷”本性的原因,这就有些不合适了。

人各有志是不假,但你要害人,想烧杀抢掠,那可得治一治了。

一番小调研,独孤彻敏锐的察觉到季汉的又一个问题:自建安二十四年曹刘汉中大战始,季汉的领土就在快速扩张,军队数量大幅度增加的背后,却是士兵质量的参差不齐。毕竟扩张中经常出现兵源短缺,急需补给的状况,有不少将领为图省事,招安了一些山贼、盗匪。这些人就是藏在汉军中的不稳定因素!

而这个现象,不仅出现在士兵身上。官僚之中,早期跟随刘备的那一批,要么是折服于其人格魅力,要么是厌恶其他军阀鱼肉百姓的做法,基本都保有相对较高的道德水准。但入主益州后,荆益士族和本地门阀的加入,官僚集团开始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孟达、李严这样的投机分子,也有不少刘琰这样的尸位素餐之人。得治!得治啊!

当然,这是后话,还是应以当下为主。

在等费祎来汉中的这些天里,独孤彻索性也不再动员了,只是一对一与那近百名选中的文官做心理建设,强调任务的困难与艰苦,以及事成后的回报等相关事宜。

兵在精,不在众。与其拉一群变数巨大的大杂烩,不如确保现有愿随者的纯粹性。

那为什么只与士官对话呢?因为这些文官们,将作为确保上下通达的连接点,及执行军队意志的传话人。暂按原先官职编入部,曲,屯级,及时为士兵做思想工作,并作为独孤彻了解基层士兵心理状态的渠道。那么在理想状态下,能保持每一个局部的思想不偏轨,总体的正轨就有了保证。

于是乎,在一切自愿的前提下,乃于现役士兵中募止六千众。合三百墨霄,并随行军医,食马,基层文官等,计人七千二百十八。以汉右将军,汉兴亭侯独孤彻为总帅,于建兴二年(公元225年)六月间,开启了属于季汉的第二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