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台上的大铁皮喇叭起了作用,惠芳活脱脱一个泼妇嗓子,立刻唬住了众人。
队伍也很快就重新站好,有韩姬、杨咪和萧北等人的帮忙,加上其他女账房业务能力很不错,恢复秩序后,办理登记手续的效率一下子就提了上来。
“韩姬妹妹,谁再这么不守规矩,我直接就给他拎出来,你们别给他报名了。”
见场面有所控制,惠芳歪着头刻意躲避大铁皮,跟韩姬说到。
“谢过嫂子了,杨咪萧北,各位姐妹,咱们继续。”
韩姬说完,和杨咪她们继续报名工作。
此次招工,一是为了应对村里建烽火台和围墙的人手短缺,二也算是给附近村子一个福利。
虽说在附近村子建砖厂的事获得了其他村子的极力赞成,已经进入实际建造阶段,但砖厂需要的工人毕竟有限,往后运送砖块的人手需求也不小,这种技术含量比较低的活,不能总让村里的工人来做。
再根据大瑞女多男少的基本民情,此次招工,也需要很多女性。
学堂就要建成,除了炒菜师傅,食堂需要杂工,造纸坊建成后,也需要晾晒纸张的工人,木坊制作许多诸如竹蜻蜓这样的小玩意时,需要人专门组装,制衣厂建成后,需要成批按图裁剪的工人,在赵寒的规划里,还要在石头村建起其他厂房,例如鞋厂,需要一批专门纳鞋底的工人等等,都是极大地用工缺口。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不管买来多少家奴,也填补不上用工短缺的问题。
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秀州战情,赵寒还打算把最值得信赖的家奴都培养成烽火护卫,这样一来,势必需要更多的工人来填补之前的岗位。
所以招工,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是大年初一,出门看热闹的人不算多,到河源村的只两千多点人,所谓的登记报名也不如前世填表那么麻烦,半个时辰不到,所有在现场的其他村人,都顺利报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