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相信一个十多年没有见过的女儿,他们更愿意相信一个十几年都待在自己身边、看着长大的女儿。
杨父也愤怒起来,“这真是我们的好闺女啊!骗人骗到自家头上来了,你可是她的亲妹妹呀,她竟然都能这么对你。那更别提她对待别人的手段了。这孩子太可怕了!”
杨母一边抹泪,一边诉说,“当初我们的确也亏欠了她许多,但我们也在用尽全力去弥补呀,没想到是孩子长着长着竟然坏了心思。”
杨父看在眼前这一堆儿女,咬咬牙,“以后咱们家就当没有这个女儿,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她现在富贵了,我们也不借她的光。”
他是真的怕呀,怕玉兰再次算计到这个孩子身上,手足相残,这件事怎么会发生在自己家呀。
杨母虽然也十分痛心,但也想到了杨父所担心的事,点点头,同意了。
转头,杨父又认真地教育自己的几个儿女,“兄弟姐妹间一定要守望相助,我和你俩走了,那么你们就是世上最亲的人。俗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们以后可不能学玉兰这样,算计自家人。”
几个孩子们连同杨清也都听进了心里,一脸认真地点点头,“爹,我们记住了!”
……
杨清回到了自己房间里躺了下来,被子里满是太阳的味道。
尽管这段时间杨清一直没有回来,但杨母一直都有认认真真的打扫杨清的房间,完全不用担心回来之后没有干净的铺盖睡。
在这里,钱财才是一个人的底气。
她回来了,但也不能继续和弟弟妹妹们一样砍砍柴、挖挖野菜,这给家里带来的帮助实在太少了,得想个办法赚钱。
突然,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民以食为天,那就从食下手。
考虑到这个地方没有特别多的香料,要极少数集中,而且价格还特别昂贵,根本不是普通人承担得起的。
于是,杨清决定做炕饼子,口感细腻有嚼劲,越吃越香,而且饱腹感强,肯定能够成为码头那些工人的最爱。
而且用料再简单不过了,还不需要用油,用火慢慢炕就好了。
说做就做,杨清立马从床上爬了起来,找杨母说了自己的想法。
杨母十分犹豫,“二丫,你这个想法非常好,可是咱们家你也知道,光买面粉就要花一大笔的钱,可咱们家哪来的钱去买面粉呀?”
杨清直接从袖口里掏出了几块银子,杨母看的眼睛都瞪大了,“二、二丫,你这是哪来的银子?”
“我从玉兰那里拿的,她想要害我,我拿一点她的银子做赔偿,应该不过分吧。”
杨父突然走了出来,“当然不过分。二丫,爹支持你,既然你也有了本钱,那么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家里人帮忙就尽管说。”
杨清高兴万分,“谢谢爹,也谢谢娘,那我们明天就去镇上把要用的东西买回来,明天就尝试着去码头卖一卖看。”
杨父大手一挥,“行,明天我去帮你搬东西。”
杨母站在一边看着这父女俩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眼里耶满是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