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人一起看向林相,众人都是老臣,知道此人是谁,也知道此人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二十年来曾经有多次机会击杀此人,都因皇帝的一念之心才残喘至今,却不想被林相言语相逼。
“你能杀得了他?”皇帝反问道。
“老臣不能,但有人可以。”林相道。
“哦?军部搜索此人不下十余年时间,尚不能确定他的行踪,你说的那人是谁,如何杀他?”皇帝反倒来了兴致。
“陛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您,您若下了决心,相信用不了半年,此人的头颅定会摆在您的面前。”林相硬着头皮说道,此话无异乎在逼迫皇帝下决心。
“朕不杀他有不杀他的理由,这是我大周欠他的,当年突厥人闹瘟疫,一人挟瘟疫之人体液密封在坛内来到我大周腹地,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此人数次纠缠,最终因为在打斗中打碎了坛子,他带着碎坛子与侍卫遁入大山,那一年,大山十里之内只进不出,想必各位还有所印象,一年之后,他只身出现,却已口眼歪斜不似人形,没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但是朕能想象的到,也是因为此,他失去了东楚太子的地位,所以朕不能杀他,即使你们怀疑簪平的屠杀案与他有关,但朕却始终相信他。”
皇帝慢慢说出了实情,这段历史一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突厥人拿此事要挟之时,正好与在外游历的他相遇,随后便快马报信大周皇室,可还没等大周皇室的侍卫赶到,事情已经发生了,皇帝不敢想象若是瘟疫在大周境内爆发会发生什么,只看当时的楚国太子的模样,就让他毛骨悚然。
林相等人亦沉默了下来,皇帝说的很简单,但是任谁都能想到当时的紧张,大楚太子带着护卫遁入大山是不想瘟疫扩散,可是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在大山里经历了什么,为何只有他一人走了出来,却只有当事人知晓。
“所以朕曾发誓,只要朕还是大周皇帝,他需要什么,朕便给他什么,谁若对他不利,朕定让他生死两难……”说到这里,皇帝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脸色有些难看。
“所以即使发生了那种事情您也忍了?”逍遥王接着问道。
“是!朕说过,他需要什么朕便给他什么。即使他说要回东楚,朕也不会犹豫,可是他不需要别人的怜悯,骄傲如他怎么可能接受别人的怜悯?”皇帝大声的说道。
吴大亮、林相与李将军低着头不言语,这种对话已经超出了他们可以知晓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