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拉动缰绳,调头就离开。
高利贷这件事,不是现在此时此刻靠杀人能解决的。
这事得从检查和替补两方面解决。
检查就是各层开始严查,严查的同时赶紧建立新的替代方案。
如果只是严查一件事,却没有替代方案,地方官员会暂时让这些事停一段时间,等风声已过,又开始了。
替代方案也很简单,民间的确有需求,不能压制住。
治水靠的是疏,不是堵。
官方层面设立地方银行,民间层面,允许一部分私人做借贷,但是要严格登记。
这样不能杜绝高利贷,却可以很大程度规范,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明目张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镇免税,的确吸引了很多人过来开垦荒地。
有人聚集,自然就有更多需求,尤其是资金需求,钱的流向问题如果不合理管控,接下来商业一旦打开,会各种乱套。
“陛下,臣想起一些事。”回到军营的路上,刘文静突然说道。
“什么事?”
“最近朝中有一些人反对银行,反对声音最大的是户部侍郎陈云,陈云出身洪州陈家,陈家和高家是姻亲。”
“你这话何意?”李彦疑惑地看着刘文静。
“陛下还记得宣府高成志吗?”
“记得,去年你跟朕说,高成志私下说服洪州刺史赵允,配合苏常反贼。”
“陛下好记性,臣认为这些人都是有联系的。”
李彦笑了笑,说道:“陈云反对银行的原因你说说。”
“正如陛下刚才看到的那样,那个梁老头只是民间小鱼,他放高利贷最多在这个村和隔壁村。那些世家大族,可是一个郡一个郡的放下去!陈家在宣府是做什么起家的大家都知道。”
“做什么起家的?”
“一百多年前,开妓院、赌场,后来做高利贷,再后来摇身一变,做起了粮食买卖,娶了几个高门女子,标榜是大周宰相陈嵩的后裔,在宣府有头有脸起来。其实最赚钱的还是他们的高利贷!”
李彦心里想着,看来这一次跟魏国打完之后,回去有许多事要办。宣府高家这条线,今年有大鱼要咬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