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绝望的崇祯

这样的一来一往,便到了月底。

六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兵锋已经直指北京了,实在是不能再等了!

崇祯这才下定决心,于是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蓟镇总兵唐通为定西伯,挂平贼将军印、援剿总兵左良玉为宁南伯,凤庐总兵黄得功为靖南伯。

不久又补封山东总兵刘泽清为平东伯。

六月十八日,崇祯帝下令放弃宁远,命蓟辽总督王永吉、宁远总兵吴三桂入卫京师,同时檄调蓟镇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率部勤王。

这几路勤王的人马,吴三桂是根本没有赶到北京,而山东总兵刘泽清则谎称有伤,在大掠济南后率兵南逃。

唐通倒是及时赶到,但是就是他把居庸关,拱手让给了李自成。

至于南迁之议,早在二月初,左中允李明睿就曾经向崇祯提出,却被崇祯严词拒绝。

但是随着形势的急剧恶化,驸马巩永固、督师李建泰、左都御史李邦华等人也纷纷提出南迁之议。

南迁之议一共有两个方案,一种方案主张崇祯赴南京,太子留守北京;而另一种方案则是主张太子先赴南京,崇祯本人则留守北京。

崇祯的意思,当然是愿意自己赴南京,而把太子留在北京。

但是出于照顾面子,他又希望大臣们能出面固请,并以亲征之类的名义出京南赴。

可是以陈演为首的内阁,却不肯出面承担责任,而且还有不少大臣反对此举。

到了后来,崇祯看到支持太子南下监军的大臣越来越多,就担心生出事端来,就下决心都留在北京,谁也不去南京。

为此他还有着一番漂亮的说辞:“祖宗辛苦百战,定鼎此土,贼至而去,何以责乡绅士民之城守者?何以谢失事诸臣之得罪者?且朕一人独去,如宗庙社稷何?如十二陵寝何?如京师百万生灵何?”

他对于建议太子南下监军的主张更是不满。

他斥责道:“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且如此不济,孩子家又能做什么?”

崇祯对时局仍抱有幻想和侥幸,他仍然寄希望于李建泰的督师,还幻想着吴三桂等部的入卫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