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长,这恐怕没这么容易吧?
这几个人都是经过了组织考察的,现在都在试用期,全部清退了,这影响很不好啊。”
刘三明为难道。
不是他不照办,而是这几个人进体制他就是经办人之一。
如果全部清退,岂不是让他否定自己之前的工作?
再者说社会上的普遍共识就是体制内是铁饭碗,一次性清退四个人,影响太大了。
这件事情办下来一是得罪人,二是不讨好,三是打自己的脸。
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在祁同宇面前留了个好印象。
但是刘三明经过了这件事情,他并不敢保证祁同宇对他有没有留下什么坏印象。
毕竟这件事情虽然是李达康拍板的,但是他刘三明可是经办人。
他现在要是听话把这四个人清退了,那不就坐实了他也认可这四个人不够格进入体制。
再多想一点,祁同宇会不会认为是他跟李达康合谋坑他?
无论怎么算,刘三明都不应该答应祁同宇这个要求。
就算是因此得罪祁同宇,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没什么影响不好,他们几个人毕竟还在试用期。
你就以无法适应岗位要求为由清退就好了,他们要是提出什么想法,让他们直接来找我。”
祁同宇开口道。
“这不合规矩,我恐怕无法照做,组织部不是我的组织部,也不是祁县长您一个人的组织部,我还是希望您跟其他常委同志商量商量。
要是王大路副书记还其他几位同志同意,我再照做。”
刘三明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也摆明了态度。
祁同宇一句话就想让他推翻自己之前的工作,他是不可能配合的。
就算祁同宇是易学习书记的继任者,就算易学习书记跟祁同宇的私交很好,但是刘三明毕竟不是祁同宇的人,不可能无条件服从祁同宇的命令。
“王大路不同意我就说服他同意,其他同志那里也由我去做工作,你只需要执行就好。
实在不行我就开常委会讨论,直到通过了为止。”
这件事情祁同宇不能马虎,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他必须要摆出一个态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