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的战事还在持续的时候,孟建业奉李正阳之命送玉玺去朔方。
当天,孟建业别了众人后,带着几个锦衣卫就踏上了行程。
从淮水上直接登陆,就达到了光州道。
在光州道停留了一段时间,很快就有其他潜伏的锦衣卫送来了路引。
现在梁国十四道都开始戒严,特别是从广阳道和朔方的来人,都要经过一番严格的审查,以防有人刺探消息。
孟建业只能暗中通过锦衣卫,搞到了一张光州道路引,众人扮成行路的客商往朔方赶去。
一路上倒是没出什么乱子,只是各州道已经开始大规模征兵,一副山雨欲来的样子。
众人有惊无险的进入了同州,只要过了同州到达石州道,接下来就到达了朔方。
离朔方越近,孟建业越觉的身上的担子越重。同州道离永安并不远,一直以来都是永安直接派人管辖。
朝中另有一支五万规模的大军长期驻扎在同州,名义上是用来拱卫永安,实际上是当年梁帝立国时跟这些士族达成的协议。
十四道半数官员多是出自士族,同州道更是士族的聚集地。
前朝灭亡后,士族掌握了大量的兵马,先帝一时半会不敢轻举妄动,于是登基后就把他们聚集到同州,逐年开始削弱他们的势力。
这支兵马成分也极为复杂,都是各士族当年拼凑起来的私家军,一直被士族轮流掌控。后来建国后,梁帝也不好直接接管,于是让士族自己掌握,先是太师汪翰文掌管,汪翰文死后就落到了赵宣手里。
当初梁王逃离永安时,赵宣的态度就很是奇怪,这五万大军竟一丝反应都没有,要不然梁王根本跑不出同州!
前丞相赵宣就是出身同州道,告老还乡后被加封为太师,也回到了同州道生活。
临来之时,王妃专门写了一封信,让孟建业把这封信交给赵宣。
孟建业就打算前往朔方的时候,拜访一下赵宣,顺便把信件交给赵宣。
只是该如何面见赵宣,这就成了一个问题,赵宣位高权重,即使卸任,萧业也会派人监视,他贸然前往,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要先拿到同州道的路引,要不然没有同州道的路引,去了石州道就会被人当做奸细抓起来。
只是同州道的路引就不能通过锦衣卫获取了,锦衣卫这些年虽然发展的不错,但同州道远离广阳道,锦衣卫的势力也只是渗透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