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了这段时间,我差不多也要告老还乡了,是时候给你们年轻人让位置了,到时候就推举你接了这个尚书的位置吧!”
希鉴吃了一惊,手一抖,书本差点被拿稳。
“老尚书身体如此康健,尚能为国家效力,何必言退呢,要是您走了,礼部这个烂摊子晚辈恐怕担不起啊!”
余锦臣摇摇头,捋了捋下巴上发白的胡须。
“老了,昨天面见陛下时,都失仪了,陛下仁慈,不愿苛责,可我们为臣子的总要自觉一些才好!”
希鉴还要说些什么。
余锦臣双眼往外面一瞥。
“来了!”
随后颤巍巍的起身,希鉴慌忙上前扶住了余锦臣。
门外路公公带着一群小太监走了进来。
还没进来,就尖着嗓子喊道:
“希鉴接旨!”
希鉴慌忙扶着余锦臣走到外面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希鉴素来办差认真,甚得朕心。此次权令他出使北府军,商议和谈事宜。朝中上下一切须加配合,如有人敢糊弄,着刑部,吏部严加查办,钦此!”
希鉴此时心中顿时掀起了惊天骇浪,北府军到了郢安门的事宜早就传遍了郢都。
只是忽然命他去出使,这其中就有一堆问题了。
肯定是郢安门那边发生了剧变,要不然陛下也不会让他去和谈。
“希大人,接旨吧!发什么呆呢?”
路公公不耐烦的催促道。
希鉴这才反应过来。
“吏部时刻希鉴接旨!”
随后三叩九拜,做完一切,起身扶起余锦臣,这才接下了旨。
“请问公公,陛下只是让我去和谈,可是没告诉我什么条件啊!”
希鉴接完旨后问道。
路公公招呼希鉴过来,趴在他耳边,轻声的道:
“陛下说了,条件随便李正阳开,只要他能偃兵息鼓,退出楚国!”
希鉴闻言,脸上忽然变的有些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