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挽着新帝,在一众侍女,太监的拥护下,缓缓走向御座。
随后,抱着新帝坐上了御座,自己则坐在一边。
冰冷的御座让萧贽有些难以忍受,刚坐下没多久,就开始扭动起来。
“贽儿!”
太后轻喝一声,小皇帝扭头看去,见母亲神色铁青,知道自己做错了,缩了缩头安静了下来。
众大臣三跪九拜完毕后,小太监开始宣读圣旨。
先是肯定了这次北伐的战果,接下来就是晋升有功的将士。
其中以北府军最为夸张,基本上全部都得了爵位。
梁仲儒晋为县公,孟立业,陈知节,周大等一律晋为侯爵。
赵诚袭了父亲的国公的爵位,至于赵信则继续任同州道都督。
只是鉴于同州道仍在韩德手里,赵信也只能算有名无实。
曹德彰判了夷九族,周希烈则判了流放光州,去矿山为奴。
至于其他大臣,在伪帝萧业执政期间所做之事,既往不咎。
但接下来的人事安排就有些出乎李正阳的预料了。
命李正阳,梁仲儒,高炅,赵诚,霍天德五人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帝。
李正阳和梁仲儒本就是北府军出身,以如今北府军的权势,入选顾命大臣自然无可厚非。
高炅一开始是想告老还乡,但太后怎么可能放他离去,有他在就能安抚伪帝时期的大臣,当然也能入选。
赵诚代表着世家的态度,太后自然会拉拢他,以后借着他们的势力,倒是能震慑群臣。
但是把霍天德拉进来,其目的就有些不言而喻了。
霍天德向来野心不小,要不是这些年被独孤晟拖着,恐怕早就入主了永安。
太后此举,恐怕也是冲着北府军。
如此一来,大梁就形成了两股势力,朔方和北府军。
如今大敌眼看就要消解,自然要考虑以后的事情了。
有霍天德在,北府军就不能独揽军政,这倒是形成了一个平衡。
只是霍天德还在跟独孤晟对峙,如今独孤晟少了永安的支持,已经支持不了多久。
李正阳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问题,顿时心头发寒,万一帮太后平定了天下,日后北府军的下场绝对不会太好。
宣旨的小太监终于读完了圣旨,诸位大臣急忙开始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