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梓潼的富人坐不住了

韩宁也看到过工程兵穿着的七年式军服,觉得在夏天穿那一身,一定比肥大的长袍凉快许多。

不过,窄袖短腰的衣服,穿上没有官威。

韩宁抖了抖袖子,才迈着方步走向书房,并吩咐管家,去二堂把卢员外请到书房来。

这卢员外正是之前饭局上韩宁对霍弋讲的,县衙旁边宅子的主人。

卢员外名山,字洞明,四十岁上下,脸上透着精明,一看就是极有生意头脑的富商。

在这梓潼县内,卢员外说是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首富。

卢家自汉灵帝时代就开始发迹,经过三代人的奋斗,终于成了梓潼的大地主、大豪绅。

自工程兵进驻的消息传到梓潼,卢山就在思考这工程兵的到来是福是祸,由于工程兵毕竟沾了一个“兵”字,这让卢员外多了一分谨慎,再加上通过和县衙的接洽,发现县令韩大人对配合工程兵并不积极。

于是一开始,卢员外并没有开展对工程兵的生意。

卢员外没有行动,作为梓潼商界的风向标,全县的知名商人也就都没有积极参与到这桩生意中来。

可是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人意料,大商人大地主们没有行动,刁民百姓反而干得热火朝天。

一户户单干的农家百姓,硬是靠着独轮车和肩上的担子,把供给工程兵后勤的生意,用人民战争的方式给解决了。

看着这些目不识丁的泥腿子赚了钱,特别是赚钱之后,泥腿子们腰杆硬了很多,说话的声音大了起来,有些以前是佃农的,居然跑来和东家谈,想买下佃种的土地,这是要打翻天印啊。

梓潼的地主老财们坐不住了,纷纷找上卢员外这个主心骨,想让他拿一个主意,这事该怎么办。

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卢员外并没有推辞,他也觉得需要有所行动,不能让这帮泥腿子为所欲为,梓潼是谁家的天下,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于是卢员外叫大家稍安勿躁,他先去一趟县衙,问清楚韩县令是什么态度。

作为一个地方的商人大户,做事情不能象泥腿子那样象没头的苍蝇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要和县衙保持一致。

于是卢员外才在今日登门拜访韩宁。

卢山在韩府管家的带领下来到后堂书房,一进行,看见正襟危坐的韩宁正在品茶,于是躬身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