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竹纸自用,皮纸出口

“造纸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和朝廷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有了大量低成本的纸张,我们的孩子们才能读书写字学文化,而孩子才是大汉的未来。”

刘禅强调造纸对于文化教育的意义有些出人意料,参会的无论是官员还是企业家们,都只是觉得有了更多的纸能让士大夫们写更多的文章,吟诗作画,很少有人想到是普及教育。

自商周秦汉以来,受教育权都是被贵族垄断,对于泥腿子则是灌输读书无用论,好好种田做工就行。

而刘禅的讲话的中心意思是要扩大教育的范围,让穷人都能读书。

说完了战略意义,刘禅开始讲对造纸业进一步的要求:

“虽然成绩可喜,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造纸业还有更大的空间改进和提高。”

“现在的问题是成本依然过高,好的纸要十斤米一张,差的纸也要一斤米一张。”

“穷人还远远用不起,小户人家也只能勉强接受。”

“朕看见很多学习读书写字的孩童练字都是用树枝在平铺的沙子上写,这就说明纸张还是太贵,小地主都用不起啊。”

刘禅讲话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做着笔记,被安排坐在第一排的老张和李群更是记录得很仔细,老张一边记录还一边若有所思。

主席台上的两位重臣,吴懿也在作记录,全场只有诸葛亮没有做笔记,他靠着椅背,双手放在黄花梨椅子的扶手上,一脸严肃地看着台下的干部们。

“当然了,朝廷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帮助纸业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和税收等各方面的支持。”

刘禅说到这里的时候,看了看诸葛亮,诸葛亮也点了点头。

“大司空为你们改进的水车就做得很好,在人力有限的前提下,就是要多钻研水力的开发使用,益州的水能资源丰富,更是不能浪费。”

在三国时期,除了人力、畜力,能大规模利用的就是水力了。

至于发明蒸汽机刘禅想都没想,纯属扯淡。

“在这里朕要向司空府提一个要求,集中精力研究水力的开发使用,争取用三年时间实现一个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