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孙策的女儿这让陆逊在孙策的老臣中得到认可,但在孙权看来,陆逊就没有诸葛瑾这样纯洁了。
再加上陆逊现在是大力支持太子孙登,这让孙权更不放心。
而诸葛谨更加老道,自己和太子是划清界限,只是让儿子去烧太子这口灶,相比于陆逊自己出马就要沉稳圆滑得多。
诸葛亮出于关心诸葛恪政治前途的原因,就问了一些有关孙登的消息,重点在于孙登和孙权的关系。
诸葛恪也是毫无保留,一一向诸葛亮介绍,诸葛亮听了以后,对诸葛恪讲道:
“恪儿,听你所说的,你是要把宝全押在孙登身上了?”
“是的,叔父。太子极得吾皇重视,其于几个皇子是没法比的。”
“恪儿,据我看,这吴帝现在不到五十岁,身体非常康健,再活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而在东吴一众皇子中,孙虑、孙和也极得孙权宠爱。”
“你可不能一把全押在孙登身上,万一有一个三长两短,损失太致命了。”
诸葛亮谆谆教诲着侄子怎么搞好政治投资。
“那还请叔父教侄儿一个万全之策。”
诸葛恪也觉得诸葛亮的话有道理,东吴局势的复杂性就在于孙权的儿子太多,而且优秀的也不止一两个。
封建王朝,最高权力只能由皇帝的儿子继承。
待皇帝年龄增长,大臣们自然就以皇子为中心形成小集团,其中当然以太子集团势力最大。
但自秦汉以来,真正由太子顺利继位的案例并不多,所以抱不了太子大腿的臣子就会去投资别的皇子,尽力帮助其他皇子夺位。
有些自作聪明的大臣想和稀泥,哪一派都不参加,结果却是哪一派都视之为异类,被这些派系联合起来打倒后瓜分空缺出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