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见到有不同的意见,看向东曹椽魏攸问道:“魏攸,你有何话说?”
魏攸看了一眼阎柔后开口道:“去年丁宇响应曹孟德讨伐董贼号召,屡建奇功,由此观之,此乃一忠义之人。”
“且乌桓军侵入并州之内,丁宇伐之亦是占据大义。”
“如此一来,主公若与乌桓伐之,岂不是辜负了主公的仁德之名?”
魏攸说完看着刘虞,静待着他的反应。
刘虞再次陷入了沉思,魏攸之言也是言之有理。
如此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见到刘虞犹豫不决,阎柔再次说道:“主公,莫非眼看丁宇坐大,危及幽州呼?”
“这...”刘虞一时不知如何答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刘虞坐在堂上,听着众人的议论,脸色越发的阴沉。
他心中明白,公孙瓒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大,不能再让他继续扩张了。
但是要想讨伐公孙瓒,又谈何容易。
刘虞心中焦虑,他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而且公孙瓒也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
幽州从事程绪又站起身来说道:“主公,丁宇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
“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
“加胜败难保,不如驻兵,以武临之,丁宇必悔祸谢罪,所谓不战而服人者也。”
这些原本是刘虞讨伐公孙瓒时之言,如今却在刘虞对丁宇的决策上被提前说了出来。
听闻此话,刘虞眼前一亮,觉得程绪之言符合当下情况,于是说道:“程绪言之有理。”
“现情况未明,不可妄动刀兵,不若集结大军于代郡。”
“一来可以表明相助乌桓,二来也可给丁宇施加压力,让其臣服谢罪!”
刘虞越说越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当即也不再让众人再讨论。
而是直接拍板决定了下来。
他下令道:“鲜于辅、鲜于银,你二人召集三万大军,三日后与乌桓大军一同前往代郡边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