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胤想了想,道:“吕州牧如此盛情,胤感激不尽。”
话罢,招呼帘后之人出来。
原来,是一女子抱着一个婴孩,其后还有一些女眷。
吕蒙疑问:“怎是女眷?此何人也?”
滕胤道:“此女子乃甄氏也,先曾许吾弟,吾弟福薄,未婚早夭而无依靠,便住在吾处,现帮照看胤之嫡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吕蒙转了话题问道:
“此婴孩便是汝之嫡孙乎?”
“正是,吾曾给起名为绩,但总觉差强人意,对于是否更名踟蹰不定,今吕州牧至此,胤恳请赐名。”
吕蒙道:“蒙才疏学浅,当不得。”
滕胤道:“吕州牧为扬州贵人,若能赐名,是滕氏之荣耀,胤孙之福气。”
吕蒙闻言不再推脱,道:
“此子天庭饱满,双眼有神,将来必成大汉之栋梁,为朝廷重臣,效忠天子,匡扶社稷,造福百姓。
不若名为忠,如何?”
“滕忠!妙啊!”
滕胤脱口而出,赶紧起身行礼道:
“谢州牧赐名,胤敬您一杯。”
吕蒙受了礼,饮罢酒,见甄氏将婴孩交给帘后之人,款步走回来给他斟了一杯酒。
滕胤开口让她坐在吕蒙一侧侍候。
吕蒙婉拒,滕胤立即让甄氏拜辞离去。
吕蒙问道:“承嗣何必烦令弟媳斟酒?乱了男女大防,惹人笑话。”
滕胤叹道:
“吾弟弃世已五载,弟媳寡居,终非了局,胤常劝其改嫁。
其道:若得两件事兼全之人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
吕州牧堂堂仪表,名震四海,文武双全,正合吾弟媳所言。若不嫌其乃寡居之人,胤愿陪嫁资与州牧为妾,结累世之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