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农家女,百分之九十八是没有机会读书写字的。
就连有些农家子也是没有这个运气。
现在农家孩子基本都多,也因为人多,做不到齐心。
再加上农家老人有志向的,有抱负的很少,读书又废银钱,大部分人家是供不起的。
有的人还觉得读书费钱费时,能不能读出来还没个定数,一般不愿意供孩子读。
像白家,以前供白渝清读书,有一半的原因是季荷秀身子不好,都以为家里只会有白渝清一个孙子。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家里的银钱有一大半是白明月打猎得来的。
白皓月刚做伙计两年,家里白明月上孝敬母亲,中管护媳妇和弟妹,下照应孙字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季荷秀身子不好,钱梅花在家中也是出了大力的。
白渝清想跟着老秀才读书,家里没有反对的道理。
更何况,白渝清回到家还兼顾着姐姐妹妹,连带着白皓月也是跟着白渝清启蒙的。
虽然刚开始那几年钱梅花没少不待见季荷秀,但随着季荷秀生产时的命悬一线,也消了芥蒂。
可以说,白家要是没有大公无私的白明月,就没有现在的欣欣向荣。
虽然白明月大大咧咧,说风就是雨。
但是只要涉及家里的事,他都会和白老太还有弟弟商议。
不会一个人莽撞的行动。
就像这次置办铺面的事。
白明月没想过为了白渝清在镇上谋差吗?
想过。
可是家里没有个男人在怎么行。
他是没办法,他做为老大他丢不开手。
白渝澜想着那天白明月的神情,觉得白皓月的提议正中他的下怀。
虽然白老太要单独在家看着三个孩子,但也是没办法的事。
为了以后一家人的日日团圆,有些事必须要先熬着。
为什么白老太一大把年纪了,也揽下了看仨孩子的重任?
还不是为了以后不拖两兄弟的后腿,也为了让两兄弟没有后顾之忧。
这样两兄弟才能安心的发展自己的事业。
白渝清做为长孙,也知道努力学习,想通过科举让白家改头换面。
儿子和孙子的努力白老太能不知道吗?
儿子是她生的她又怎会不知。
以前因白皓月吊儿郎当,为了让他收心,随了他的意让他娶了季荷秀。
有了白芸娘后,白皓月确实收了散漫的生活态度,做了伙计。
所以白老太就算看不上季荷秀的身子,也没有苛刻她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