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抗联的同志

暗寻觅踪 良煜 1240 字 16天前

赵启山知道,东北抗日义勇军沉寂之后,抗联是东北抗日的中坚力量,前一两年,已经有三四万之众。但一年多以来,受到日军和伪满洲国军围剿,人员损失很大。

从1932年开始,日本在伪满洲国,就实行“保甲连坐法”,加强户口调查和报告制度,发放居住证、身份证,把东北人民,置于严酷的恐怖统治之下。

对东北抗联活动区域,日军进行经济、人员封锁,制造“无人区”,实行“屯田并户”的“集团部落”。就是把散居各地的居民,强行集中到一处,周围筑起高墙,四角建立炮楼,墙外挖设壕沟。部落内,实行严厉保甲连坐制,互相监督,一家有事,多家、甚至全体被罚。人员进出要挂号、登记、搜查。告密、检举有功劳人家,根据不同的情况,还能受到不同的奖励。

不久,日伪满洲国,又实行“配给制”。

这样,抗联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大都被日伪切断。抗联人员得不到物资,尤其是粮食供给。

军统刚刚得到的情报,日本强行在东北建立的“集团部落”,目前已经接近一万三千个。在建立这些“集团部落”时,日伪满大批破坏、烧毁民房,屠杀人民群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近一年来,日伪满在伪三江省的一个县,就烧毁村屯一百二十多个,烧毁或拆掉民房二万四千余间,杀害与冻、饿死群众一万三千余人,荒芜土地多达二千垧以上。

抗联大部队,无法得到足够的粮食,便分散成小队,分散,分地筹粮。

日军则建立了各级“清乡委员会”,疯狂“讨伐”东北抗日联军。

日伪满这些方法,确实扼制了东北抗联的活动,使抗联几乎断绝了一切生存条件。

许多抗联部队,与中共中央,与上级组织,都失去了联系,孤悬敌后的东北抗联,开始陷入了最艰难时期。

赵启山知道,共产党本身资源就少,接受外部援助就更少了,有心对同志们提供帮助,比如自己掌握电台,可以协助分散的抗联,和上面取得联系,协助发报,由抗联自己译电报。

赵启山对老魏、老金说道:“我们之间可以建立联系,互通情报,也可以共同采取行动。我们还有电报机,你们如果没有,需要与外界联系,我们可以代劳。”

赵启山这番话,大大超出老魏老金意外,老魏感慨地说道:“在其它地方,我也遇到过军统人员,但像你们这样的,还是第一次碰到。我们南满独立游击支队,原来有部电报机,老金就是电报员,被捕前,烧掉了密电码,砸了电报机。我们收发了电报,也无法译电报。”

老金对赵启山说道:“我们可以建立起联系,都是抗日武装,起码可以互通情报。”然后又转向老魏,“老魏,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