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阻止设陷慷慨陈词

暗寻觅踪 良煜 2463 字 15天前

上车后,赵启山闭目养神,也不和沈丘人说,表现得对沈丘人很不满。其实,赵启山在仔细分析这事件的来龙去脉。

沈丘人认为赵启山生气,也不去理他,只管看着前方。

赵启山思考着:难道保密局真的像田汝真说的,要一箭双雕,既要扣押自己,又要把刘老太爷弄到台湾,以刘老太爷来要挟刘主席?

刘主席是老军阀,难道也受到国民党强烈怀疑?或许是蒋、李之间斗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吧。但为什么要带走自己呢?

看来,孙福生一刻都没有停止针对自己,余萍事件,孙福生必定向上反应,“诬陷”自己,说孙福生在南京,是赵启山告诉的余萍。余萍是共产党,自己一到南京,马上就找到了余萍,不用怀疑,自己也必定是共产党。

小主,

余萍虽然违反纪律,执意要策反孙福生,导致她受伤被捕,但她也没有出卖组织,没有出卖赵启山。

刚才敌人是对自己的试探,自己要配合敌人,把刘老太爷弄到台湾,就证明自己对国民党没二心;否则,也说明自己不可靠,要对自己进行审查。自己应该怎么应付呢?

赵启山绝对不能出卖刘老太爷,把老头哄骗去台湾;也不能硬抗保密局的命令,对这件事件不理不睬。

车很快到了上海保密局,沈丘人把赵启山带到一间会议室,沈丘人敲过门。随着门被推开,赵启山一眼看到了孙福生,他果然在这里。不用说,又是孙福生强烈向上举报自己,把他的猜测,灌输给上面,问题是上面竟然会相信孙福生。

赵启山再看屋里,还有毕站长和童坤。

童坤还没有离开上海,让赵启山感到意外,但想到对自己进行审查,童坤不离沪,也是正常的。这里是自己两任前站长,就差陶站长了,否则自己在沈阳战斗时期的上司,都聚在这个会议室里了。

毕站长见赵启山进来,向门口的卫兵一指,“请把武器交给卫兵。”

赵启山首先从腰间,掏出手枪递给卫兵,然后又从皮靴中,抽出匕首递向卫兵,又摸出两只弹夹,递了过去。

童坤笑着,“一直揣两只弹夹,时刻准备打枪战。”

赵启山淡淡一笑,“在沈阳养成的习惯,很难改掉。”

沈丘人也掏出手枪,递给了卫兵。毕站长一挥手,卫兵出了会议室,关好了房门。

“很久没有见到毕站长了,这次开会,沪杭站一直是徐副站出席,听说毕站长去广州,也没敢向徐副站长多打听。”赵启山轻松地说道。

沪杭统一管理,徐副站长与毕站长一样,都是少将军衔。

这屋里看着孙福生就寒碜多了,赵启山和沈丘人都是上校,孙福生由于受处分,一直是少校。看着孙福生那窘迫的样子,赵启山都想笑。或许,孙福生自己并没有感到不好意思。

毕站长没有理赵启山的寒暄,开口就问道:“赵启山,余萍你认识吧?”

赵启山看了一眼孙福生,“当然认识,上次对我审查时,就提到了余萍,是孙福生大学同学,前相好,也是土匪头子李木心的老婆,据情报说,李木心投靠了八路,后来在与日军作战中阵亡。”

毕站长又问道:“你最后见到余萍,是在什么时候?”

赵启山:“还是上次对我审查时,提到过的,我与孙福生在青岛失联,按约定,我回余家大院等他,那次是最后见到的佘萍。毕站长,还需要我再重复一遍,当时的见面的情景吗?”

“不需要。我问你,在南京时,就是前几个月,你们从营口撤退后,你见过余萍吗?”

“没有。”

“你确定和余萍没见过面?”

“我确定,我没有见到过余萍!也没有人来找过我,提到任何有关余萍的消息。如果说余萍在南京,她看没看到我,我就不清楚了。毕竟,在南京时,我们的地址是半公开的,对共党的情报人员,没有半点秘密。”

孙福生接话道:“赵启山,你就是想说,余萍来找我,是偶然碰到了我,不是你透露给她的呗?”

赵启山:“我是到了201军,才听说你和余萍,在南京见过面。据说孙兄大义灭亲,为党国不念私情,揭发了余萍。你们抓住了她,后来不但让她逃脱了,还搭上了张新白的性命。张新白应该是沈兄的老对手了,在武汉时,双方斗得就你死我活,也被沈兄耍得团团转。看来张新白不但人品不行,干特工也是草包一个。”

孙福生听着赵启山的话,总感觉不舒服,他知道赵启山心眼多,不能跟着他的思路走,弄不好就会被他绕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