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张氏酸菜鱼,名气已经打出去了。三家店一开张,客流就没断过。
而且张俏又利用这段时间,改良了菜品,不再专营早餐,午餐和晚餐也供应。只是店面面积和当地人均收入有限,主打的还是实惠好吃的酸菜鱼面和酸汤馄饨。
但为了保持新鲜感和竞争力,张俏又推出了七款特色小吃,比如酸梅汤,红糖糍粑,老醋花生,肉沫酸豆角,银耳雪梨羹之类的……一周七天,每天换一个品种,价格不贵,半买半送的,算是限量福利。同时也是吸引其它加盟商的亮点。
事实证明,张俏的决策是正确的。她推出的小吃新鲜又便宜,有很大一部分回头客都是冲着这些便宜的小吃来的。毕竟,别人家想吃也没有,就算有,也是当地司空见惯了的。
原本以为是空谈的加盟生意,就这样一步步的实现,听着三家老板每天报上来的营业数据,张俏心里愈发有了底。
可店面太小,盈利毕竟有限,张俏又有了其它的打算……
等到新家具做好,陆续的搬进新家。张俏便挨家挨户的通知旧邻居,她要搬家了。
搬家当然要请客,她现在肚子越来越大了,身体也愈发的重,当然不可能亲自上手操持厨房这些事。就算她想干,林天越也不答应。
于是,张俏和林天越一商量,打算把乔迁宴设在加盟商之一,冯姐的饭店里。
八十年代,还不太兴去餐厅吃宴席,谁家要有个宴请,都是在家里做,富裕点的,会请做流水席的师傅。像张俏和林天越这么豪气的,直接把大家叫去餐馆吃饭的,还为数不多。
但林天越要搬家,这是喜事,这面子,大家都得给。
冯姐的餐馆里,一时热闹非凡,两间屋子都坐满了。其中一桌是两人的旧邻居,另一桌则是林天越这边的亲戚。
每桌十几个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摆的满满当当,足见请客人的诚意。
英子和陈刚都成了服务员,帮着招待应酬,每桌两瓶茅台酒,每位长辈还额外发了两盒红塔山,在场的没有一个不夸林天越和张俏做事周到,阔气。
推杯换盏间,林天越多喝了几杯。
今天的他既高兴,又不高兴。
高兴的是,他在外面浪了好几年,跟亲戚们也愈发疏远,可今天,他重新回归林家视野,二叔,三叔,以及两个舅舅,看样子都对他十分认可。
这让他有种荣归故里的感觉。
当然,能重新跟亲戚来往,这里面张俏功不可没。
而林天越不高兴的是,他妈还是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