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这一百五十亿钱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信众那么多,其中不乏地方豪右。
这世界什么钱最好赚。
宗教的钱。
君不见,笮融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馀人。
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馀人户。
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於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
说人话就是,笮融举办的佛事活动,奢侈得不像话,每场下来,费用都要以数亿来计算。
但人家捞钱是一回事,给钱又是另一回事。
张角想了想,于是问:
“这钱一时半会,也凑不齐。该怎么办?”
董先说:
“可以先订,订金为总价的八成。”
“因为钱太多,所以可以先付一点,然后其它的慢慢给。”
“但是你这二十五册,怎么说也要六七年才能做完。”
“所以咱啥时钱到位了,啥时开始。”
这完全是卖方市场。
董先拿捏节奏。
第一,钱太多是事实。
这一万钱的重量都超过一石了。
这一百五十亿钱,付八成,也要一百二十亿。
重量超过一百三十万石。
你每天运一千石,按董先百工堂大匠车阿多做的独轮车,一车运五石。
要二百部独轮车,连着运一千三百多天才能运得完。
第二,这二十五万册,需要多少纸。
按一刀宣纸十二汉斤,能裁成一千八百张长宽为一尺的成品纸。
每册三千六百张来算,就需要两刀二十四汉斤。
二十五万册就要五万石宣纸。
而按成品与原料,一比十来算,就要五十万石的原料。
这又是一笔巨大开支。
所以董先定下钱可以慢慢给,意在给自己准备的时间。
而钱到位了才开始,同样为自己争取时间。
而开始后还要多久,董先给出了六到七年的期限。
“先郎君,我看这是不是还有其它方案?比如一下拿出这么多钱实在有难处?”
“大贤良师开口了,我看也是可行的,可以以物易物,以提供我所需的材料,来抵扣货款。”
“但被抵扣的材料,只能按原价八折计算。”
张角想了想,这样会稍好一些了。
但太平道最不缺的就是人,况且如果自己的人能学到这其中的本事,那么自己就不必求董先了。
于是他又开口问:
“能不能也以人来抵扣?”
董先想了想,回答:
“可以!但我只需要匠人,力士。出入关手续要自己办!”
“另外,匠人力士的费用,包括食物衣物工具,都要你们自己负担!”
“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要听我的,其它的住处也要自己去租。我最多提供一些便利!”
张角也考虑了一下:
“行是行,但这样费用怎么算?”
董先说:
“在灵丘,我给大匠的月钱是一月六百,年终二千红包。”
这样算一个月大约是七百六十七钱。
张角心算了一下说:
“我提供的匠人,每人每年按一万钱算。你需要多少?”
张角说按一万钱,这样每个月就达到八百三十三钱。
比董先的七百六十七钱还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么高的价钱,还可以防止董先把自己的人拉走。
另外,张角也有自己的考虑。
原本想入太行山,一来是为了布道致太平,这个董先愿意做,虽然不是自己动手,但目标好歹都是一样的。
二来为了给自己一条退路,若是大事不济,万一,说的是万一,失利了,退入太行,那也是进可攻退可守。
而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名正言顺把人安插过去,何乐而不为。
一个大方,一万多人,大事一起,可以控关布陉。
既可以防止从太行西面而来朝廷军队,还可以守住退路。
关键是,这些人还可以当印刷太平经的费用。
相当于用要付给董先的钱,来部署太平道的军队。
董先算的就不是这样了。
他觉得,若是要完成这样的订单,光靠现在的他是不行的。
灵丘也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资源消耗。
但做什么都需要人。
现在有人把人送上门了,而且不用自己负担一切。
还要听自己安排。
这样的好事上哪找。
总之,董先与张角,各取所需,合作共赢。
但人数该要多少才好?
一人万钱,那万人就要亿钱。
万人每十人住一处,要一千处住所。
虽说可以租给他们,但问题是,眼下灵丘都没这么多住所。
慢慢来,只能慢慢来。
只要等他订金到手,一切都可以实现的。
于是董先开口:
“这八成订金,是一百二十亿钱。不如先付一百亿钱,另外二十亿钱换成匠人如何?”
“如何算?”
“我们按一人一年万钱,按十年算。就是两万人。也就是太平道提供两万人,在十年内,听从我的安排。”
“这十年内,我只负责安排他们工作,而他们必须要服从我的安排!如何?”
“善!”
原本张角可没那么大心眼,想着能安排个几千人,最多一个万人大方就够了。
现在让他安排两万人,这可是好事。
人嘛,不缺!
但是这粮食,还有物资怎么办呢?
“刚刚先郎君可曾说过,可以物易物,提供材料当成货款。”
“嗯”
“那可否再扣去一些,当成材料款项?”
董先皱了皱眉,这张角果然精明。
想了一想,董先回答:
“可以,但只能按灵丘现货价格的八成计算。而且这不还有三十亿钱未付嘛。急啥。”
“等货交接完,款也要同时结清。到时物料费用可从中抵扣。”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呢?不妨一次性扣!”
“怎么会呢,这价有涨有落,看天吃饭。到时你我双方各安排一人,专门对接此事即可!”
张角想想也是。
自己本来就是想把这养活两万人的钱也算进去的。
比如送给董先的材料里,包括这两万人的生活物资。
那么不是两全齐美了。
既养了人,又安排了人,还抵扣了款。
但这运费。
人在路上可以随身携带,可人到了灵丘,可是要专人运送补给的。
张角又提出:
“那到哪进行交接?”
董先想都不想,开口便道:
“当然是灵丘啦!董氏南北水路农庄如何?”
“不能在上曲阳县吗?”
开玩笑,这趟从灵丘出发,光路上就走了七天,上曲阳就在卢奴西北。那也要六天以上。
这成本,这人力。不行,绝对不行。
而且出入关卡,还很麻烦!
“大贤良师,不如你我各让一步吧。”
“先郎君,你的意思是?”
“常山关北,有我董氏嘉牙亭农庄。就在那交接吧!”
张角看董先语气坚定,心中暗自叹了一声。
算了,好歹少了一百里地。
都谈到这个份上了,大的方向已经基本谈妥。
但还有一些细节。
比如:
董先要求付款尽量用黄金,另外太平经内容的确认,由张角提供并安排人确认。
他可不想辛辛苦苦印出来,这错那错的。
所以有样品出来后,就要立即确认更正。
一直到正确才正式印刷。
而张角对纸的颜色已经接受了,但要白色的底,红色的标题,青色的标签,并用红色线分行。
这就涉及三色套印了,也不难。
董先也答应了。
但这样的话,交货期就要往后延长了。
两人就这样讨论了许久,但口说无凭。
这么大的单子,还是要立契券。
而立契券就要有见证人,保证人。
双方各自召集了接下来要参与的人马。
董先这边,褚燕一直在现场,所以褚燕可以参与,然后董固肯定也要。
涉及要董氏农庄支持,那么董畯等人也要知情。
下一步的工作,需要百工堂开展,那么百工堂大匠和秘书也要知晓。
而张角这边相对比较简单,他这次来,除了唐周外,还有一些弟子和力士。
另外契券也要草拟。
两人商定回头各自准备,明日接着商谈。
是夜,卢奴城外甄氏私旅。
有两处规格不同的房间。
房间内传来阵阵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