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处可能要么是六月壬子,要么是八月壬子。
可七月的金商门事件中,杨赐有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不可能是八月,因此只能是六月壬子。
七天府君日过去了。
上次河东汾阳敬氏派遣护送盐的人又留下了几个。
他们是黄龙白波郭泰的老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才、李乐和韩暹。
董先对这三人也不感冒,毕竟这三人的下场不怎么好。
在献帝东归中,胡才被封征东将军,后被仇敌所杀。
李乐较好,被封征北将军,后病死。
而韩暹被封大将军后太膨胀,被曹操击败。
他被击败逃亡,先投袁术,再改投吕布,最后在逃亡途中被杼秋县屯帅张宣所杀。
但董先从冰鉴之眼看到的是,三人显示为亮蓝色,可能是这三人眼下并无功绩,又有人介绍吧!
算了,人是会变的,看怎么用。
先让他们也参加先锋部曲吧。
如果说上次灵丘李氏族婿敬信是不想提罪赵氏,所以半途就把黄龙、白波、郭泰给开了。
那这次放胡才、李乐和韩暹走则是有目的的。
讨好董先的意味浓厚。
不要说,人家连着两年,向他河东订的盐就能说明一切了。
除了洗洁膏也要用盐外。
董先还让人提纯细盐。
主要还是为健康着想。
只有自己吃而已。
还有就是给益炒菜用。
在董先的教导下,益在吃这块的天赋点得老多了。
这细盐就是她按董先教的方法提纯的。
而其它调料,除了豆豉这种古代味精外,在董先的指导下,还用海肠海藻海带等烘干磨粉制成新的调料粉。
在董建的努力下,经过大半年的挖掘,董家沟的石炭矿和银矿也初步正轨。
炼焦也初见成效。
现在融铁水也容易多了。
而铁锅也就出现了。
另外,手摇鼓风机,也由百工堂研制成功。
再加蜂窝煤炉。
这猛火炉也有了。
炒菜的要素基本齐全。
就等益学会各大菜系了。
一旦学会,那有董氏美酒、有精美炒菜。
那开个酒楼就很合理了,楼内还有乐呵呵旗下艺人表演助兴。
完美。
这就是董先的想法。
但现在还有一点点距离。
益还在学习炒菜。
主要是铁锅太重,她颠锅颠不起来。
灵丘内,可不止李氏的敬信想要讨好董先。
燕氏的燕文已经在催促去上郡学了。
只不过因为改属一事,所以乱了。
不过由乡邑变成县,很多事情也就不用跑那么远。
董先心思不在他们那里。
反正一切有董固这个大管家把握,另外还有马财这个会计总监盯着。
他在乎的是今年自己赚的钱。
今年有两大块。
一块是去年订单履行情况和收款情况。
另一块是今年销售和订单情况。
事务多了,董固人手也多,但学习有个过程。
结束后三天,董固等人才把结果统计出来。
去年的订单已全部完成,尾款是二百一十万钱,全部属于董先。
今年的订单董先能收大约一千万。
像印刷《太平经》这种大项目,按董先要求,是独立核算的,不属于府君日范围。
比去年略高。
按这样算,今年府君日,董氏家族能收三百多万,而董建也能收三百多万。
主要是蒸馏用的原酒都向董氏家族买的。
另外,李医匠今年的收入也高了。
一来是护肤用品。尤其是加了从植物提取的精油之后。
再加上那句:不用黄金买不回你的青春。
这让更多的人神魂颠倒,买回去送给心仪的女人,也是安抚后宅的必备神器。
二来是太平道人退出灵丘,看病拿药的人多了。
李氏药铺给董先的分成有八十万左右,比去年多了一倍多。
褚燕和董畛也来报告。
在嘉牙亭收到的太平道的物资及订金付款进程。
这一趟有一万五千金和为两万匠人预先准备的生活物资。
有了这些钱,董先可要好好合计合计。
首先他果断地买下嵬白山农庄靠南侧山峰的土地。
每亩五百钱。
这些地并不好,按平常的价格边郡贫瘠土地,每亩也就一百到三百钱而已。
但董先给了家族五百钱一亩,而且一买就是一万亩。
明显是给家族输送利益,以换取家族的支持。
董畯、董凯心知肚明。
但董固就有些心疼了,一下子五百万钱就又没了。
这些地。
浇水也不方便。
一年只有一季。
怎么这么败家呀!
董先主要想用它们来安置太平道的匠人。
至少他们来了,有个地窨子住吧。
冬天的灵丘,还是很冷的。
十人一间的话,也要有二千间。
再加储存间,饭堂,厕所、晾晒、娱乐以及工作场所等等。
占地一万亩不为过吧!
关键是这里还靠近嵬白山,远离灵丘各氏的农庄。
不会影响别人。
但这二千间的地窨子,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是该提前准备起来的。
秋收后,人手充足。
可以用起来,也给郡里人一个赚外块的机会。
五人一天挖二间算,一人一天十钱。
请五百人,挖十天,就可以了。
其它时间就按五十人一处,建造生活配套。
四十处配套,再建十天。
也就十万钱。
不多。
现在爷不差钱!
差的是人才和时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