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事办得很漂亮

并汉 做梦中 3560 字 21天前

曹昂是长子,便收养在嫡母膝下。

小儿的阿翁,正是从顿丘县令离任的曹操。

他虽然被撤职,但似乎不着急。

他才二十四岁,日子还长,心情不好就读兵法,注释兵书,写感想体会。

要不就像今天这样,和老婆们、子女们玩耍,再不然就骑马射箭、习练武艺。

反正家中有钱,不担心。

曹操不着急,但有人却很着急。

董先记忆中,来年要大疫。

但究竟是什么病,却不得而知。

事关生死,他必须盯紧了。

“白管事,要叮嘱李叔父,这药要备妥备足,以防有变!”

“少主,这陈芥菜卤汁,已备百来坛。那二十金方中的防疫套装也有数千套了。就连新的随身五药也在加紧生产了。”

“可能不够,还可多备。我让他们在几个驻点也准备了上百坛的存货。到时可以调剂!”

“传令下去,让大家一定不能喝生水,只要在蜂窝煤炉上放锅水,没用时关小火保温!”

“注意不要吃生食,煮熟了再吃!”

“不能随地大小便,要上到厕所里上,还可以多沤点肥!”

“从外面进来的人,需要观察十天,确认没病后才能入内。”

“不要担心钱,有的是!”

董先不断嘱咐着下属。

汉末疫病多发。

最后三十年,有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发生了十二次,小规模的地方性疫情则不计其数。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描述:

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

但具体是什么病,却说不清楚。

只知道,都有高热、畏寒、头痛,然后引发气喘、体力衰竭,甚至血瘀,最后耗尽精力,人死灯灭。

不过不管什么病,要么对症治疗,要么和病菌比耐力,让自身免疫力对抗致病菌。

要么输,要么赢!

董先刚重生时就已经传授二十金方给李医匠了。

自从第一次府君日后,李医匠已经高度重视。

有了护肤品的资金支持,现在这些药已经准备很充足了。

另外,为了应对明年的疫情,董先还把一些像万金油、清凉油、正气水、行军散、正露丸这种便携式的方药也传授给李医匠。

取名随身五药。

这个时候给李医匠随身五药,主要是时机到了。

一来算是对相信自己,支持自己的回报。

二来也是为应对疫情,提升他的信心。

三来有了瓷瓶这种比较不会透气、不会起反应的容器

四来包括离心、蒸馏、干馏、提纯、活化等各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各种手摇设备的推广。

同样在做准备的还有目前北方草原的霸主檀石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由东部鲜卑素利牵头抓捕倭人的计划正在实施。

没办法,粮食少,就抓倭人捕鱼,必要时还可以拿倭人当饭吃!

人高马大的鲜卑,对如猴子一样的倭人还是有优势的。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

素利也算摸清沿线情况。

比如:

扶余六加,兵力数万,但山多地广,各自为政。

挹娄穴居,处于山林,远离山险,即可安全。

沃沮东滨大海,沿海行军,不足为虑。

濊貊不相盗,无门户,只要经过,不要惹事,就无问题。

辰韩有十二国,俗同秦汉,较难应付。

只能沿海结营,租其船只,只言掳倭,想必无事。

这么久了,大家也知道,鲜卑只想劫掠,并不习惯占领。

只要避过锋芒,就可躲避灾祸。

这里可没有大汉那么富庶,所以鲜卑沿途所遇,弱小之人,只能躲避,并不硬杠。

檀石槐带着素利,率领鲜卑三部精锐,就食于敌。

他们一路绕过扶余、挹娄、沃沮,由北向南,沿海横推濊貊、辰韩,租借辰韩向导船只,东渡入海捉拿数千倭人,安置在乌侯秦水。

这事办得,漂亮!

素利也因此让檀石槐刮目相看。

而檀石槐为了不让幽州汉军牵制自己。

还让西部鲜卑寇掠酒泉以作策应。

这事办得,也很漂亮!

毕竟年年寇,今年不寇,怎么行呢?!

十二月十二日,丁巳,光禄大夫桥玄为太尉。

陈球最终还是因为日蚀而被罢免。

而接任的桥玄是位名臣。

他曾经征辟了蔡邕,并指点了曹操。

这样的牛人有什么经历呢?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

年轻时担任睢阳县功曹,当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

桥玄主动出击,坦言陈相羊昌的罪恶,并请求成为刺史的从事。

这周景也想看看桥玄的能力,于是同意了。

桥玄到任后,一举抓获羊昌的宾客,并详细核查羊昌的罪行。

而这羊昌也不会坐以待毙。

他向自己的靠山梁冀求救。

感受到当时大将军梁冀的压力,周景退缩了,给桥玄发出召回文书。

但桥玄啥也不管,只交还文书,而自己则抓紧核查羊昌的罪名,最终将其用囚车押解回京。

桥玄也因此出名。

如果你以为他只是一名文臣,那就错了。

桥玄还担任过度辽将军。

并且在度辽将军任内,讨伐胡虏以及高句骊嗣子伯固等,并将他们全部击溃。

在职三年,从西到东,边境无事。

然而这对太尉的卸任者与接任者也曾相爱相杀。

这事发生在建宁三年,当时陈球迁任南阳郡守,便指控纠结察举豪右,被一纸诣意召回廷尉接受审判。

当时的桥玄是司空,他同意了。

还好建宁四年春,刘宏冠礼,大赦天下,陈球才可以回家。

虽然不对付,但陈球的廷尉之职却是桥玄举荐的。

那时原司徒许训因大疫被免,时任司空的桥玄接任司徒。

然后就举荐了陈球。

说明即使有意见不合,但桥玄心怀朝廷,不因私废公。

这份胸怀,即使放眼董先前世,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而那个曾经被蔡邕说是小人的盖升,曾经任南阳郡守,贪渎数亿以上。

桥玄上奏建议罢免盖升并关押,同时没收贿赂所得。

但刘宏不同意,反而把盖升转为侍中。

桥玄也因此托病辞职。

但刘宏也没同意。

桥玄被转拜为光禄大夫。

如今桥玄再任三公。

心情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