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个时代不平衡

并汉 做梦中 3070 字 21天前

宁愿不要战功,也要移民。

明明打了胜仗,想着同是西州人,要搞好关系。

但人家就是不愿意。

白瞎,拿热脸贴人冷屁股。

不过还真别说,虽然在袁隗那干得不痛快。

但人家是真给实惠。

无论是广武县县令,还是蜀郡北部都尉。

都没啥问题。

就是这西域戊己校尉任上。

那于阗国王安国攻拘弥国,杀了人家的王,还死了很多人。

朝廷竟说是自己没有尽到戊己校尉的责任。

就把自己免了。

自己就是一个屯田的。

哪能负这么大的责任嘛。

再说,不乱,不乱能有军功吗?

难道真要在那里种一辈子地呀?!

后来西域长史不也和继任的戊己校尉出兵援救了吗!

并拥立拘弥王国质子定兴为新任国王,虽然只有一千人。

但也是军功呀。

只可惜这军功不属于自己。

要不是熹平五年,因曹鸾的事,免了很多人。

加上自己又跑了袁氏的关系。

这六百石的刺史,也到不了自己头上。

从比二千石的校尉,到六百石的刺史。

这官怎么越做越回去了。

想想都不痛快!

董卓想着心事,喝着奶酒。

两个有心事的人,性子又直率。

话题也越来越多。

“什么,张中郎将让你假冒鲜卑,击杀流放守烽的蔡议郎?”

“嗯,我在他之下,不能不做。”

“这蔡议郎是陛下的同门师兄,你杀了他,到时陛下想起来,那就是你的罪过了。”

“那该怎么做?请董使君教我。”

“别急,先拖一拖再说。”

“我后边再帮你想想办法。”

这蔡邕虽说是腐儒。

但他的母亲是袁滂的妹妹。

这蔡氏也是陈郡袁氏的姻亲。

虽说自己投的是汝南袁,但天下袁氏是一家。

保住他应该没有错的。

当晚,董卓便安排人把知道的事情通知蔡邕。

那他做好防范。

同时也把朝廷近来的一些变化告诉他。

让他心里有数。

比如司徒是刘合,司隶校尉是阳球。

王甫虽已死,可是曹节却还在。

似乎还有所动作。

张修看着呼征迟迟没有动作。

气了。

敢不听话。

于是上王庭问罪。

两人争吵过程。

张修一时收不住。

拿出配剑杀了呼征。

张修还试图挽回,继续执行阳球给他的任务。

他杀了呼征后,改立右贤王羌渠为新任单于。

又想让新任单于羌渠去做这个事。

但改立单于,是大事。

这是他一个匈奴中郎将能做的事吗?

南匈奴群情激愤。

董卓得知后。

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要知道刺史六事,这可是本职工作。

想不做都不行。

张修这行至少犯了两条罪行:

不遵承典制和风厉杀人。

于是董卓立刻以并州刺史身份,行使刺史职责,并向朝廷禀告张修所为。

并州刺史董卓很忙,雒阳禁中的曹节也不轻松。

他正焦头烂额,为宦者的未来担忧,这也是为保护自己的未来。

起因是百官参加顺帝虞贵人的葬礼。

回城时经过夏城门。

结果看到王甫的尸身还在那里。

他很是感慨,特意提议宦者停下来观看。

然后擦着眼泪说道:

“我曹自可相食,何宜使犬舐其汁乎?”

这意思是:

我们这些人可以自相残杀,但是怎么可以让狗来舔食他的汤汁呢?

说完告诉又各位宦者:

“我已经老了,没几年好活了,这权力早晚是你们的,你们不用担心,宦者与儒士党人没有共存的机会。”

“这是因为我们靠的是陛下,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陛下。”

“而他们想分走的,正是陛下的权力。”

“只要宦者在一起,不内讧,才能让外人无机可乘。”

“不然,我们只会被他们各个击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天躺在这里的是王甫,明天可能是我,后天可能就你们中的一人。”

“你们好好想想吧!”

“如果同意我的话,今天全部不要回家,进宫去。向贵人们讲述夏城门前看到的一切吧!”

说完,曹节自己直接进宫去见刘宏。

众位宦者你看我,我看你。

程璜想通知干女婿一声也找不到机会。

被一众宦者裹挟入宫。

而曹节直接进入禁中,然后哭着向刘宏描述今天在夏城门见到的情景。

有感触地说:

“阳球故酷暴吏,前三府奏当免官,以九江微功,复见擢用。”

“愆过之人,好为妄作,不宜使在司隶,以骋毒虐。”

意思是:

阳球原本就是残酷的官员,以前三府曾经上书,建议罢免他的官位,但因为他在九江立下的那点功劳,才又被提拔任用。

像他这样有很多罪过的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