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千里迢迢去赴约

并汉 做梦中 4357 字 20天前

“但他们散漫自由惯了,所以我们不能都跟他们学。”

董先这句话让黄龙和苌霸洪等人有了共鸣。

两人私下对视了一下,笑了一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循正常渠道到灵丘的,要么从平刑关,要么从常山关,要么从直谷关,要么从广昌县。

而常山关这一路就是最多人的选择。

黄龙知道这些人是来响应少主侠论的。

也不敢管得太严。

一路喧哗都算轻的。

动不动就出手,这才要命。

好在先锋部曲都是经过筛选。

而且又是集体行动。

这才没吃多少亏。

“先宣布游侠连的组成名单吧!”

“此次北上的董家沟的游侠。”

“他们一共一千八百多人。”

“因水土不服,畏难退缩的,还剩一千五百人。”

“由关羽、高顺、典韦三人各带五百人。”

这三人名单一出。

大家都没有问题。

无论是苌霸洪也好,还是黄龙也好,都压不住这群侠士。

但自被典韦打了以后,再由关羽接手。

大家都服了这两人。

而典韦和关羽因为都是被董先纳缣赎罪,并取字的人。

配合起来没有问题。

而且两人也私下较过劲。

力气上都差不多。

但步战技巧上,典韦却略高一筹。

所以两人互相也不敢轻视对方。

而高顺则学到了先锋部曲的精髓。

纪律、团结、信仰!

他一开始是跟着关羽,给关羽打下手。

但因其为人刚直,讲原则,最关键是自律。

自己做不到就不会要求别人做。

所以他训练的游侠,团战没有怕过谁。

虽然他个人武力不比关羽和典韦。

但大家还是有些害怕他。

三人中跟着典韦最舒服。

典韦自己就是缺根筋的人。

想起一出是一出。

而关羽自从蔡邕来了桃山。

看见先锋部曲人手都有一本识字书。

他不满每天只认一个字。

于是跟着蔡邕抄春秋。

一天抄一段。

并问清楚意思。

背熟了再去借。

蔡邕也很高兴,能见到这么爱读书的小伙子。

所以也倾囊相授。

他比蔡邕边的那些孤儿都能坚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关羽手下的人,都要识字。

也让游侠们叫苦连天。

董先继续宣布:

“关羽之下,徐晃、李通、陈恭、斯从四人.为巳连。负责加强前军。”

“高顺之下,陈调、赵嵩、燕邠、杨阿若四人,为午连。负责加强左军。”

“典韦之下,史涣、郑宝、张多、严干四人,为未连。负责加强右军。”

“每人各领百名游侠。”

这些人除了徐晃和严干外,基本就是苌霸洪的编组。

当初赵峰带他们五人来的时候。

人家已经在董家沟编组了。

看在徐晃和赵云的面上,董先让他们直接进入院校学习。

徐晃本来夏育认为可以独立带一队的。

但董先考虑他是关羽写信推荐的。

所以想让关羽有个报恩的机会。

而严干好剑术,为人又谨慎。

和严谨的史涣在一起,能约束典韦发散思维。

“下面宣布北上的连队番号.”

“是苌连长的卯连,和本人的辰连。”

苌霸洪的卯连,毫无悬念。

本来这卯连就是机动连。

哪里需要人手就补充到哪里。

所以游侠刚到时,便是苌霸洪去负责的。

直到典韦闯入,才另派关羽和高顺接手游侠。

苌霸洪反而只是配合。

“但本人的辰连只有五人。所以还需从先锋部曲院校中抽调二百四十五人补充。”

“这事一会由左右祭酒宣布加入的人员名单。”

“另外,嵬白山南草甸有一百多匹鲜卑战马。”

“这个大家都知道,尤其是上过院校的人,应该都有去试骑过。也有实际操练过骑部曲阵法。”

“这次将会组成两个骑部曲排,并配备全套装备。作为辰连两个机动排。”

“两个骑部曲排长,由赵风和赵云担任。排教员由周泰和蒋钦担任。”

“骑部曲不设辅卒!”

董先其实最早安排的不是周泰和蒋钦。

他属意徐晃和高顺接任骑部曲排教员。

但徐晃与关羽的关系,让他觉得要给关羽一个报恩的机会。

而高顺与关羽在典韦来回被派去收拾那些游侠义士。

用生不如用熟,所以只能暂时舍弃用此二人。

但周泰和蒋钦,其实也不差。

虽是南方人。

但对马也有兴趣。

加上胆量够。

又有骑兵三件套。

相信也能很快适应。

其余人听后都惊呆了。

他们倒不是为人选而吃惊。

反正马是董先的,爱给谁骑给谁骑!

而是因为董先的行为。

要知道,汉法,商人不得骑乘马。

这是高祖颁布的命令。

也是作为身份的象征。

可如今,董先让赵风和赵云、周泰和蒋钦任骑部曲排。

名正言顺的骑马。

虽然董先并未入市籍,赵风和赵云也是庶民身份。

骑马什么的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这近百人的马队。

那影响可就大了。

哪家庶民可以有上百人的马队?

天下还没乱呢?

礼还没崩、乐还没坏呢?

可见董先敢这么做,是要顶多大的风险!

为什么?

马是你的!

况且,这马一出战,消耗相当于五个人。

不像放养在嵬白山南草甸。

只要吃草就好。

不仅要吃豆子。

有时还要加蛋。

一百匹马,就相当于五百个人。

这消耗就更大了。

众人不由对董先展现的担当和魄力深感佩服。

董先最后安排的是后勤保障。

“由董固、强兵、吕范、鲍出、浩周负责组织粮草及辄重运输。”

“初步按三千人,保障三个月算!多余的就存放繁畦莫氏坞壁!”

这五人只有五人,当然不够。

他们要动员的是灵丘的物流队。

好在秋收有新农具的帮助下,已经完毕。

有大把的闲人可用。

先锋步战部曲有完整的辅卒制度。

连队可以自己进行后勤保障。

但是时间长了,同样需要补充。

而且骑战部曲不设辅卒,长时间作战就只能依赖另外的后勤保障了。

而一千五百游侠更不用说了。

人家千辛万苦北上。

就为了打鲜卑。

结果你让人家运粮。

让人听了会骂你娘。

因此董先才需要另外安排人运粮,保障后勤补给。

加上已经提前知会莫逊了。

到时相对会比较简单。

另外,千里迢迢去赴约。

这沮授也该出点血吧。

但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当然自己还是要有备无患的。

至少在发现人家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你还能有粮草回家!

最后董先安排的是走了以后的灵丘事项:

“褚连长还是负责太平经项目。”

“铁连长还是负责灵丘秩序及仓库各地安全。”

“黄连长还是负责沿线物流队安全。另外还需派二到三个排协助敬安运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随队北上,灵丘便交由阿翁董建节制,请各位知晓!”

“其它事按部就班,有事可邮书。”

“各位,如果没有问题,苌连长你可以先带卯连去太那水找百工堂大匠领装备了。”

“阿成、阿武,你们二人负责带辰连去领装备。”

“装备拿到之后,适应性训练。主要是熟悉新装备。”

“十月底,小雪三候出发。”

众人听完,齐声应道: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