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可屈打成招,诬其满门,令其满门为董建之死负责。”
“董畯年纪那么大,突丧子孙,想必悲痛万分,也活不了多久。”
“到时再罚没其家业。”
“这样一来,无论是董先还是董武,甚至整个董氏,都将灰飞烟灭。”
刘恢听了,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赵重。
不得不说,这赵重的计策,也算是天衣无缝。
如果不是当面看他说出来。
刘恢都不敢相信。
董氏毕竟是赵氏的臣仆。
而且跟随了数百年。
可是一朝要其死,就六亲不认。
不仅要其家破,还要人亡。
刘恢心中暗暗害怕。
这赵重还真是心狠手辣。
他虽然不会同情董先。
但出于儒士的尊严。
他也不会想到要这么害董先。
最多只是贪图一点钱财土地而已。
只为自己家族不落人后。
刘恢心中叹息一声。
但毕竟有些城府。
他不露声色。
县长张光就不一样了。
每年当官的都还要交钱。
他这小县长,三百石。
按照刘宏规定,每年要交三百万钱。
本来当官拿俸?。
谁想要倒交钱。
这钱自然不能自己出。
只能落在属地子民头上。
这灭了董先一家。
这钱够他交好几十年了。
于是张光问道:
“事成之后呢?”
赵重听了,知道张光意动,于是回答:
“事成之后,我和广仲,只要收回土地,佃户、奴婢即可。”
“其它财物尽归明廷所有。百工堂技巧配方,咱们三人共有。”
赵重存了拉拢刘恢一起犯罪的心。
所以很大方的把刘恢拉了进来。
要知道董建一家现有土地,已经不仅限于门头、嵬白山、嘉牙亭三个农庄。
据灵丘原来啬夫赵钱说。
董先这些年陆续又买了数十万亩土地。
比如董家沟又新买十二万亩,达到十五万亩。
桃花山五万亩,直接把南草甸给包了。
嘉牙亭农庄新增十万亩。
嵬白山农庄往山坡新增三万亩。
这几处基本就把嵬白山包圈了。
形成东到桃花山,西到董家沟,南以嘉牙亭,北到嵬白山的区域。
中间或者有没被买下的地方,那也是实在不适合人行走,才没买。
甸子梁五万亩,刁源泉一万亩。
鹿角,太那水、可老水三个早期的点都扩大规模到三万亩。
这些更是把这几处地方连在一起。
形成一个从东到西的通道。
还有灵丘二十几处私矿,每处二千亩。
当然了,这数十万亩里面,多是山地、林地、坡地、草地。
能当农田的没多少,甚至能开垦成陂田种植粮食的也不多。
最多可以种种苜蓿养养牲畜。
这灵丘本来山就多。
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的说法。
这数千顷山地真的不算什么。
这山地虎狼多,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本来就不值钱。
当初董先买地时,相当于变相给县寺送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知道这价值也近亿钱了。
所以当时张光也是欢迎的。
现在,这张光听了,觉得更好了。
自己也不是灵丘人。
要这些地也没用。
给钱,给技术,这才是正经的货真价实。
边郡五营,秋收之后,便要备冬。
因为冬季便是鲜卑南寇的时期。
自从火烧王庭之后,鲜卑便没了动静。
但本着不能寄希望于敌人仁慈的态度。
每年还是要组织备冬。
也就是进行坚壁清野。
让城外的人进城过冬。
或提醒城外的人躲避。
如今有了先锋义从。
备冬这个事情就顺其自然交到边郡五营手里。
在保护各郡坚壁清野后。
雁门营营长赵云和高柳营营长关羽各率两连,共一千人,秘密回到灵丘甸子梁。
他们是奉董先锦囊秘信。
准备彻底消除灵丘隐患。
当然了,他们并不知道张光、赵重和刘恢的密谋。
他们的目标是二万太平道匠人。
张角增订太平经书十万册的消息,他们早已知道。
所以他们还算踏实地听从百工堂和太平经项目组的工作安排。
继续勤勤恳恳地劳作。
赵云和关羽的目的就是以工作安排为由,把黄巾力士和太平道匠人骨干调出灵丘。
跟随到边郡驻守。
这样,剩余的太平道匠人就没人指挥,只能听从先锋部曲的管理和派遣了。
不过何时行动,还需与太行褚燕商议。
而为了防止张牛角与灵丘力士吴霸联系,下达指令。
太行山的褚燕也接受了董先的锦囊秘信。
信中要求他在光和六年除日前后,找借口扣留张牛角。
扣留时间要在一年以上。
董先并说,这是在保护张牛角,要求褚燕不要对张牛角透露消息。
这对讲义气的褚燕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从光和元年起。
褚燕与张牛角对接联系已近六年。
这六年里,两人互相体谅,互相配合,也算是默契。
甚至张牛角与褚燕私下里还以叔侄相称。
关系很好。
如今却要扣留张牛角,这让褚燕不是滋味。
但这是董先亲手秘令。
褚燕不得不遵守。
除日前后,并没有写明时间。
离除日还有不到三个月时间。
褚燕还能得过且过。
秋收后,太平道交付粮草更勤快了。
他们动辄派数万人运送。
剩余二千万石已经基本交付完毕。
鉴于前期已经交付一千万石。
那一千万石中已经有八百五十万石送到灵丘。
所以董先指示。
这次的二千万石,太行山一百五十个点,每个点留十三万石。
连同上次一万石,每个驻点共有十四万石粮食。
余下的五十万石北送泉州港。
再由鲸蛟营安排二千料大船往北转运到辽东属国房县。
而百料小船则在房县沿辽水转运至高显县梁辰储存。
一来一回要二十天。
全部运送完毕需要五趟。
预计到明年二月全部运送完毕。
光和六年,十一月,冬至。
今年的冬天冷得特别早。
冬至刚过,一九都还没过完,东海、东莱、琅邪的水井,就结了厚达一尺以上的冰。
同样,心冷的还有褚燕。
令他倍受煎熬的日子来了。
该来的,迟早要来。
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
这不,迟迟等不到交货通知的张牛角到了。
他明面上来的目的,当然是催促褚燕履行约定。
毕竟原本交完三千万石粮食,就要交印刷的太平经书。
从这点上讲,褚燕绝对理亏。
虽然人家张角没有催他。
而且张角也不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