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自己反而紧张了

并汉 做梦中 4308 字 20天前

而天子刘宏继续进行第二步。

重新设置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这八关的都尉官。

这八关承平已久,如今重新设置,自然需要维护。

这房阿强的生意又上门了。

在王匡的推荐下,由房阿强用水泥修缮八关。

董先是允许了。

他知道雒阳也就马元义那波杀完,就安全了。

但他却高兴不起来。

他实在不想让房阿强和匠人们出去冒险。

这种情况,人在外面,危险自然不会少。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而刘宏也高兴不起来。

他召开群臣会议。

忙着到处问人,接下来怎么办?

第一个问的,自然是自己的老师杨赐了。

但杨赐开口就把刘宏给得罪了。

原因是之前杨赐和刘陶给刘宏上奏过要处置太平道的奏章。

意思就是,我告诉过你,你不听。

现在被我说中了,再来找我,我也没招。

刘宏碰壁了,很不高兴。

再加上另外一件事。

说来也算是让犁的孔融惹来的。

何进升为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去道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果因看门的人未及时通报。

于是孔融就把名刺夺回,引罪自责而去。

这下官属丢脸丢大了,愤怒之下居然想派剑客追杀孔融。

杨赐当然不高兴啦。

那何进也觉得没面子。

于是向刘宏打了小报告。

这算什么事,此时正是依靠大将军的时候。

你还让人去找大将军不痛快。

两件事一叠加,刘宏干脆就让杨赐回家休息了。

其实杨赐是刘宏的老师。

何进也是杨赐的门生。

照理都是一伙人。

没什么过不去的。

可偏偏孔融为了自己的名声。

结果害得人家师父弟子闹矛盾。

就说罪过不罪过?!

接下来问的这个人叫向栩。

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

属特征为官。

特征是一种察举官员的手段。

时下国家官员的任命有常科岁举和特科诏举。

岁举每年一次,由刺史、郡守、国相察举,科目有孝廉、秀才等。

秀才后避刘秀名讳,改为茂才。

诏举即奉诏而举,不定期察举,所以也称为特征。

其时间、对象、员额均视诏令而定。

像什么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甚至还有举勇武知兵、明法、明术等。

还有一种就是公府征辟召。

就是三公、郡守、刺史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人为自己工作。

这也是官员的后备梯队。

当然了,更详细的还有:

像三老、孝悌、力田、掾吏、多赀入粟、从军良家子、射策、任子、征召为博士、上书、童子、补试都是。

但要么被当地豪右世家氏族士人所垄断。

要么为了搏名望,弄虚作假,没有真才实学。

所以才有: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向栩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被拜为赵国的国相。

可是当他到了国相岗位,却什么也不管,从来不看文书,整天窝在房中,沉默寡言,不履行国相职责。

直到生活起居之处长满了野草。

这真是典型的无为而治。

甚至冀州刺史来询问,他竟然敢把对方骂走。

刺史看不过去,对他意见太大,就向朝廷举报。

但朝廷却让他回到中枢,改任侍中一职。

向栩也很奇葩。

面对刘宏的询问,他回答:

应派将领到河岸,读孝经。

用孝道感动叛军,便会天下太平。

刘宏听了,内心腹诽:

这算什么东西。

真当吾是三岁小孩?

还是张让明白刘宏的心意,立刻说:

这向栩不想让国家出兵,可能与张角同一路人,是内应。

于是刘宏大笔一挥,将向栩收黄门北寺狱审问。

问一个,被罢了。

再问一个,被关了。

但没得到答案,问题还在,总还要继续问。

于是刘宏又问了吕强。

这吕强果然是有本事的。

他奏请刘宏,要先诛杀贪渎之人。

然后大赦天下,尤其是因党锢而受到迫害的儒士。

并说这党锢之祸积怨很久了,如果到时他们和黄巾合谋,恐怕就无药可救了。

此外还要考察各州部刺史、二千石官员是否称职。

这几条下来。

刘宏都觉得很有道理。

说来也是,这一时之间,黄巾势大,人心惶惶。

禁中常侍都很害怕,请求退职。

然后又纷纷召回在地方州郡任职的子弟、亲属。

宫中人心,极度不安。

但触及别人利益,挡别人的路,最后的结果是,被更强大的人搬走。

吕强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中常侍赵忠、夏恽带着众多不干净的人,开始诬陷吕强。

他们向刘宏说:

这吕强经常与党人议论朝政,还阅读《霍光传》,妄图废立。

还有这吕强的亲人在任上也不干净,大肆贪污。

刘宏听了,心中很不高兴。

我这么信任你,你就这么对我?

于是刘宏让中黄门手持兵器召见吕强。

吕强看到刘宏还是这样。

心中失望,不禁发怒:

我死后,天下一定会大乱。

大丈夫要尽忠报国,岂能面对狱吏!

说完一脑袋撞上兵器。

就这样,吕强自杀了。

但赵忠和夏恽并不打算这样放过他。

他们继续诋毁吕强:

这吕强知道陛下召见,连陛下要问什么都不知道,就自尽了,这里一定是有情况,应该好好查一查。

刘宏一听,更加火了,就让人收捕吕强的亲人,没收他们的财产。

好么,好不容易问出了答案,这个又死了。

但与吕强持相同意见的还有其它人。

比如皇甫嵩。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

父亲皇甫节曾任雁门郡守。

叔叔皇甫规曾任度辽将军。

他认为,应该解除党禁,还要把宫中府藏的钱、西园的厩马,拿出来支援前线将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很明显,这两个人的意见,刘宏最终还是有听进去的。

光和七年,三月七日,壬子。

刘宏宣布:

大赦天下党人,包括受到牵连流放至边郡的党人家属,只有张角不能得到赦免。

诏令朝中公卿捐献战马、弓弩,举荐列将的子孙及吏民中熟悉战阵、谋略者前来公车署报到。

刘宏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符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北中郎将卢植,调集五校、河东、河南、河内三郡的骑兵,还有招募来的勇士,共计四万余人,出发征讨黄巾。

其中皇甫嵩、朱俊前往颍川郡讨伐黄巾军。

卢植则从南向北前往钜鹿郡讨伐张角。

根据建议,把护乌桓校尉宗员,提为护乌桓中郎将。

让宗员作为卢植副将从北向南,配合北中郎将卢植。

接下来,各中郎将开始调派人手。

比如:

右中郎将朱俊表请孙坚为佐军司马。

这孙坚,表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是孙武的后人。

他家世代生活在那。

有句话叫,祖坟冒青烟。

说的就是他家。

吴书曰:

坚世仕吴,家於富春,葬於城东。

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众皆往观视。

可孙坚可不是靠祖坟冒青烟长大的。

他是自己一刀一刀砍出的前程。

比如十七岁的他跟船至钱唐。

遇上海贼胡玉抢钱,到岸上分赃,大家看了都不敢上前。

没错,这个胡玉就是董先旗下鲸蛟营胡里的族人。

当时的孙坚看到这个场景,立刻跟父亲说,这些贼可以对付。

于是他东指西指,好像在安排兵马。

吓得海贼赶紧逃跑。

但这样还不够,孙坚还上前追击,并杀了一人。

就这样从县吏升级到郡府假尉。

就是试用期的尉。

再接下来就是和臧旻一起打妖贼了。

被时任扬州刺史的臧旻列上功状。

刘宏下诏,任命孙坚为盐渎县县丞。

几年后又转任盱眙县县丞。

然后又徙下邳县县丞。

总归都不带长。

都是副手。

但这孙坚认真履职,任职期间名声不错。

不管当地官员,还是乡里老少,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