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或许真有可能。
比父亲说的来得更现实。
张宁听着董先的话,并深思熟虑之后。
郑重地从怀中掏出还带着体温的那卷黄绢符旨和象征自己身份的太平道桃符。
下跪,双手过头,呈递给董先。
管亥、吴桓、徐和、张晟见状也跟随跪在张宁身后。
张宁说:
“太平道圣姑张宁,奉大贤良师天公将军之命,履行对赌天下之约。”
“愿助董家少主致太平之大业!”
董先听了,一愣,插嘴问道:
“啥,你是圣姑?是女的?”
张宁莞尔一笑,说:
“禀少主,我为方便行事,女扮男装而已!”
董先听了恍然大悟。
但他并没马上接过黄绢符旨和桃符,而是说:
“圣姑,我与太平道当约法三章,以免事有不谐,推诿过失。”
“一是我要重新整编太平道为先锋部曲,太平道不得有违!”
“二是入我先锋部曲,需遵从我先锋部曲号令,不得有违!”
“三是道政分离。”
“道可引人向善,助人婚丧嫁娶四时节气礼仪,并可主持嵬白山墓园祭祀典礼。”
“甚至可效仿嵬白山农庄,开祠祭祀中黄太一。”
“但不许干政,不许违规收信徒钱财,不许违规组织信徒,不许违反定下的规矩!”
张宁回答:
“先父曾言,少主昔在嵬白山,以道引领先锋逝者,并祭祀中黄太一,君道乃与中黄太乙同。”
“传闻少主乃梦中仙人所授之能,亦为中黄太一在人间之徒。”
“为致太平大业,少主有令,张宁愿率太平道力士一并遵守!”
董先听了,这时才郑重地接过黄绢符旨和桃符。
那柔软的绢布之上,似乎还带着一缕体香。
但董先接过黄绢符旨和桃符不过片刻。
他又郑重地把黄绢符旨和桃符递回张宁,下达接手太平道的第一道旨意:
“有请圣姑携黄绢符旨,跟随太行师褚师长,代我收降嵬白山二万太平匠人。”
“并北上平城,收服张牛角、吴霸等太平道力士!”
张宁同样双手过头,接过黄绢符旨,并说:
“先父曾言,汉属火,对应为赤,火生土,新朝应属土,对应当为黄。”
“虽起事不济,但也算经历黄朝。”
“接下来黑、白、青皆可一试,总有一法,可以顺利取代!”
“此为谏言,并非符令,请少主斟酌!”
董先听了,这才明白。
为何黄巾起义后,太平信徒四处燃起战火。
从黄巾军起,黑山军、白波军、青州军接续而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还是信奉五色王朝之说。
算了,入乡随俗。
于是董先对太行师长褚燕正色道:
“褚师长,便由你起头,从今天起,改太行师为黑山师,开门迎接太平道信徒加入。”
“今天下方乱,为护先锋部曲兄弟,黑山师诸位将帅兵卒,不以本名行事,以外号代之。”
“褚师长,你剽扞捷速过人,弟便为你取号飞燕!”
褚燕听了,不由感动万分。
这取外号若是有取笑成份,不取也罢。
但像董先这样,是为保护众人,而且又是以自己长处取的外号。
这是对自己的肯定。
褚燕卟通下跪:
“少主之令,飞燕将遵照执行!”
董先连忙双手扶起褚燕。
这个从熹平六年跟自己一起为乐呵呵下跪受辱的兄弟。
这些年,为了自己,始终没到桃山进修过。
但却没半点意见。
虽然自己也没怠慢于他。
他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但董先总是有种亏欠褚燕的感觉。
尤其是让他背叛张牛角这事上面。
他希望借由褚燕陪张宁收降的事。
褚燕能和张牛角冰释前嫌。
接下来,董先还让成和武传令董固和铁军等人。
一来是太行师改番号的事。
二来是收降太平信徒的事。
让他们提早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褚燕陪同张宁四人,先到嵬白山招降太平道匠人。
近二万匠人,按不同地域。
有的人愿意留下,有的人则想离开。
留下的人,感谢董先给予的照顾,至少疫病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而且让他们免去战事的伤亡。
若是他们没上灵丘,没被控制在嵬白山农庄。
那广宗之战,颍川之战,东郡之战,南阳宛城之战,那死去的人中,可能便有他们。
而离开的人,思乡情切。
从光和二年到中平二年。
整整五年了。
他们也担心家乡的父老安危。
董固按董先的意思。
愿留的,便办理手续,加入百工堂。
不愿留的,便给予一石粮食当路费助其离开。
就这样,二万太平道匠人,仅有不足三千人愿意留在灵丘。。
其中竟有多数是当初北上的女匠人。
但留下的人也要求先回家乡看看,再回来报道。
临别时,董先让人传令,如果他们还想北上,尽管来。
灵丘欢迎你!
当褚燕来到平城。
平城营长赵云亲自接待。
军帐内,张牛角、吴霸率白爵、白绕、罗市、于羝根、于毒、眭固、大洪、徐和、司马俱、丛钱、王营、李条、张饶、陈败、万秉、黄邵、龚都、王饶、郭家等二十名陪同太平道匠人北上的力士已在等候。
他们早已听说黄巾失败,大贤良师等人死去的消息。
只是不信,他们觉得自己应该陪同大贤良师一起,这才显得心诚。
说实在话,赵云并没亏待他们。
只是他们行动受限而已。
但他们被骗、被擒到此,已经一年多了。
这份怨气始终存在。
当褚燕带着张宁等人进到帐中。
帐中气氛很尴尬。
赵云借故离开,让他们好好谈谈。
褚燕不敢直视张牛角。
其实他骗张牛角的同时,张牛角也是在利用他。
只是他有董先的密信,所以赢了。
而张牛角输了,仅此而已。
但褚燕还是觉得有愧于心。
张牛角盯着褚燕看了半天。
也不招呼。
还是张宁率先开口:
“诸位,我是圣姑张宁,大贤良师的女儿。”
“今天过来,是奉大贤良师遗令。”
说到这里,张宁拿出黄绢符旨。
对众人宣布归降董先的命令。
并对众人解释原委。
其实张牛角和吴霸等人是知道的。
当初他们也跟随张角北上卢奴的。
只是不像褚燕有在场见证罢了。
现场有两个极端。
一部分人主张打回去,陪大贤良师一起死。
一部分人愿意接受黄绢符旨,归降董先。
最终,还是按照来去自由的原则。
主张打回去的,就自己回去打。
主张归降的,就到桃山书院接受培训,准备新的任命。
最终徐和、司马俱、丛钱、王营、李条、张饶、陈败、万秉、黄邵、龚都等十人决定返乡继续与朝廷斗争。
而张牛角、吴霸、白爵、白绕、罗市、于羝根、于毒、眭固、大洪、王饶、郭家十一人则选择留下守护圣姑张宁。
张牛角看了看褚燕。
叹了一声:
“连大贤良师这样的人都愿意接纳你家少主,下这样的命令。”
“我又有何怨言呢?!”
说完拍了拍褚燕的肩膀,接着说:
“听说你这小子当师长了,比我当年如何?”
褚燕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手下十三个营,三万多人。”
张牛角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以呀,你这小子!接下来就看你我的本事了。”
“小心哦,我张牛角在冀州,可有不小的能量!”
“眼下圣姑让我到冀州收降太平信徒,带到太行!”
“到时你可不能不帮、不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