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完全不怕硬碰硬

并汉 做梦中 3909 字 20天前

发育正常,听话懂事的,能上书院就上书院吧!

这此事就让叔父董武安排吧。

董固做好后勤保障即可。

其实人和人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有些人年纪虽小却已可担负重任。

但有些人却还不行。

比如张辽还未满弱冠,勇敢果断,啥事都做得有声有色。

可董先堂弟董绍,年纪与张辽相仿,却呆头呆脑,无法独立任事。

刘宏收到度辽将军裴晔的奏章。

比起西州的乱事未决。

这北境大捷无疑更让人赏心悦目。

可是朝廷没钱。

只能让边郡自己想办法了。

给一些口头上的还是可以的。

比如参战者免税赋,进个爵什么的。

还有就是修宫钱可以不交。

这在刘宏看来,他还吃亏了。

封赏下来。

张恺从左校尉改封五原郡守。

接替王智之位。

边郡多以武职牧民。

比如夏育曾任北地郡守。

董卓曾任并州刺史。

而获首功的丁原封为武猛都尉,调往黎阳听调。

吕布为武猛都尉禆将。

从边境调往度辽将军所在地。

这也算是封赏了。

并州刺史蔡湛有功,年事已高荣退归家。

张懿接任并州刺史。

平城令沮授出谋划策,拟升为定襄郡守。

但其辞官为举主羊陟奔丧。

道义所至,只能暂时搁置,无法就任。

障塞尉颜良、文丑、张合、徐晃四人有功。

分别升为定襄、朔方、五原、云中四郡军司马。

这也算是因材施用了。

这四人做了跟马腾一样的职务。

但所统之兵却不到千人。

还不如当先锋部曲的营长呢!

刘宏还大笔一挥,让所有参与战事的吏民,一律进爵一级,皆终身勿事。

反正进爵是地方上授田的依据,不交税赋,也是地方上的事。

并不影响自己的收入。

也不需要自己支出。

刘宏这事干得漂亮!

而这董先呢。

刘宏也有印象,就是冬季令牡丹花开的那位童子郎。

如今已经立下这么大的功绩了。

这令刘宏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

他听禁中传言,前太尉刘宽曾为董先上表。

之前为郎,后为守长,该给正式封赏。

眼下大功,该为令了。

于是作为此战先锋义从的组织者,董先。

接替沮授,被封为平城令。

继续为朝廷坐镇北境。

这趟北上,除烈焰师的两个营外。

还从太行山的先锋部曲抽派四十营。

共十二万余人。

参与几乎所有战事,造成二万多人死伤。

近八个营的人呀。

伤亡最多的是天气寒冷冻伤减员。

其次是廉县城外的那一战。

最后是鸡鹿塞和雁门关外。

二万多人,又要数亿抚慰。

董固得知,不由头痛。

但他负责抚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办法不处理。

死者入嵬白山墓园,由太平道人为他们祈福祷祝。

伤者且愿意继续留在董氏集团,则被编入南下珠崖儋州的队伍。

让他们去协助李渔管理日益增加的移民团队。

扣除伤残战死,及想回家的人后。

剩余的人编成三十二个营。

除让十营回归黑山师褚燕麾下外。

董先打算给义从师铁军增加七个营。

加上边郡五营和赀虏三营,义从师便有十五个营的规模。

还正式给黄天师黄龙编制十五个营。

除边郡五营和赀虏三营外,都暂时驻守弹汗山王庭。

在那里进行训练。

至于这次跟并州领的四十营装备。

董先可没打算还。

四十营制式装备。

算起来也不少钱了。

而且还有从鲜卑大军中缴获的装备。

拼拼凑凑,有些皮甲弓箭刀剑还是可用的。

这样一来,也能为太行山黑山师补充些军备。

从中平元年起,董家沟的军备组就卯足劲生产。

直到匠人陆续回归,这生产进步才算可以。

只不过董家沟生产的东西此时还不宜拿出来。

不然分分钟钟可以给董先定个谋逆罪行。

另外,董先让褚燕遴选投奔太行山的流民。

将驻守、依附黑山师的人控制在五十万左右。

其余被分流的人,遵循自愿原则。

愿意南下的,到珠崖儋州报到。

愿意北上的,到高显集中。

往来路上,皆由强兵的商团八营和四海四营保障。

董先还要求,所有驻守的人要大力坚持自力更生原则。

对董先来说,粮食是命根子。

积存多少粮食都不够。

要知道乱世这才刚开始,往后还要十几年呢!

虽然董先抚恤先锋部曲,安置投奔的流民,需要花一大笔钱。

但他也不是全无收获。

比如,他控制了弹汗山王庭。

王庭周边草场,盐池,水泽。

王庭内那些来不及撤退的奴隶、牲畜、财货等等。

这下全属于他的。

这属境外之地。

可以任凭他做主。

再比如他获得近十万鲜卑战马。

除了歠仇水上东部鲜卑那五万多匹外。

雁门关外中部鲜卑也贡献了一万五千多匹。

还有鸡鹿塞前西部鲜卑的一万多匹。

以及最后廉县外的数千匹和王庭留下的资产。

另外此战还收获了颜良、文丑、张合、徐晃等人的心。

之前程普、韩当已愿效忠,为董先把控关塞。

如今这四人表达回归之心。

董先自然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同样让他们一边接受朝廷封赏,一边继续为自己把控边境实权。

董先在太那水坞堡与董固、董武等人白天工作。

夜里与董赦培养感情。

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

中平四年,正月二十一,己卯,大赦天下。

董先也接到朝廷命令,准备就任平城令。

赴任临走之前,想起自己的亲妹,还未命名。

说来也是自己并没有尽到兄长的责任。

先是忙着报仇,然后守孝。

亲妹年纪幼小,自己也不懂照顾。

所以一直是扔给关羽妻子胡氏代为照看。

后来蔡琰也加入。

说来就连关平,都比自己熟悉。

董先有些愧疚。

于是他请叔父董武为亲妹取名。

董武现在身为灵丘董氏家主。

份量自然是有的。

他为纪念中平元年的家族之乱,天下之乱。

又纪念此时刚好颁发的大赦诏令。

便为董先亲妹取名为赦。

董赦。

赦,意为饶恕,宽免罪过。

既有请董先原谅董富的罪过之意。

又有让他重新做人的希望。

董武为安置麾下人员进入桃山书院。

知道这是董氏集团内部升迁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