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面子还是要给的

并汉 做梦中 4087 字 20天前

二人没有回来。

人家借尿遁跑了。

这也行。

有人立刻明白了这二人的意思。

他们恨没有早点想到。

董先也想效仿,刚想碰碰典韦,让他也学一学张飞。

但还没传达完意思。

场上形势又有变化。

那张纯见刘备迟迟没有回来。

于是派人去寻找。

来人汇报,这才知道刘备二人竟翻过溷轩,跑了。

这下把张纯气坏了。

他让人拿来虎子、粪桶。

放在席周,需要者自取。

不再让人离开他的视线。

玩犊子了。

唉,这刘大耳。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接下来,时间更加难熬。

但张纯似乎很悠闲。

他耐心地等着场内诸人的答复。

一点也不着急。

董先突然好像想起什么。

他使劲向孟光和董武使了使眼色。

然后压着声音说,一会我装病。

你们送我去休息。

这思路,没得说。

你装尿急,我装昏迷。

咱俩不是一路人。

说装就装。

反正守孝三年,董先营养不良。

光长个,不长肉。

那感觉就是一阵风也能把他吹飞了。

这时装晕倒,估计没人会怀疑。

众人见有人晕倒,恍然大悟。

失策,又让人抢了先!

张纯身边的人再次跟张纯耳语。

原本大家以为,按这种情况。

张纯会让董先直接躺在草席上。

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

这张纯竟让同席三人把董先送进堂屋休息。

没想到呀,真没想到。

众人为自己错失一个机会而惋惜。

但这张纯也不傻。

他让人守在门口。

进屋的董先装着晕,但心里哇凉哇凉的。

这下真没辙了。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董先安慰三人。

睡吧!

好好休息,才有精力周旋。

就当真的晕了。

当晚院中随着尸体增多,顺从的人也增多。

能留下的人,皆大欢喜。

次日,董先率先醒来。

他推开门。

门外张纯部曲,便把他送到张纯屋前。

张纯听了部曲禀报。

穿着里衣就出来查看。

见到董先,于是问道:

“平城令,可想好了?”

董先心想,逃不了了。

不如想想怎么保全自己吧。

于是他行礼答道:

“府君,我想好了!”

张纯听了,让董先到屋内答复。

董先跟随张纯到了屋内。

然后对张纯说:

“我平城地处雁门关外。”

“愿为府君挡住太行北三陉以西的朝廷兵马。”

“太行北三陉以东,府君自便。”

“太行北三陉以西,有我为府君守住!”

“今天回去以后,我将安排联络人手,到你身边随时传递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府君给我名刺信物,到时持凭名刺信物找府君报道。”

张纯听了,也觉得董先言之有理。

幽冀腹地,才是最为富裕的地方。

有此为基,南下过河。

以乌桓铁骑,踏遍中原。

一马平川,这不是梦想!

而是真的可以做到的现实。

而河东从兵,必要走汾水北上。

然后一路出雁门关,和乌桓营合兵,可从居庸关进入幽州。

一路则从广武、卤城经平刑关进入灵丘。

到时可直接南下,过常山关,或从广昌到五阮关。

都会进入幽冀腹地。

想到此处,张纯又问:

“那灵丘如何?”

“平刑关何人防守?”

董先回答:

“灵丘光我的董侠乡,一乡抵得了一县。”

“请府君不必担心。”

“灵丘必与我心意相同。”

“灵丘周边关塞,皆是我叔父董武昔日下属。”

“他们念我叔父救命之恩,必不会为难。”

“到时若有需要,我便让人诈取关隘。”

张纯看了看董先的眼神。

不似作伪。

他接着问道:

“那董平城欲求何事?是否也要一将军之位?”

按张纯的想法。

无利不起早,尤其是商人出身的董先。

做这么多事,但却别无所求。

那今天早上的话就无法令人相信。

董先自然也明白这点。

他压着声音说:

“府君知道我先锋义从配合度辽将军部,在北境剿灭入境鲜卑之事吧?”

张纯点了点头。

董先接着说道:

“我不仅剿灭入境的鲜卑,我还突袭了弹汗山王庭。”

“但还很多残余,未得到清剿,尤其是鲜卑西部,实力犹存!”

“府君在境内举事,我在王庭自立,咱二人互为背靠。”

“为争取平息王庭余孽,我只求府君莫管太行北三陉以西以北之事。”

“此外,府君属冀州,我身为并州雁门平城令,并不隶属,因此府君不可对我发号施令。”

“否则太行以西之事无法应允!”

董先对张纯说的话,半真半假。

真的部分自然就是让张纯不要管太行北三陉以西以北的事。

还有董先刻意与张纯保持距离,甚至提出让张纯不要明着指使他做事。

但假的部分涉及弹汗山的布局。

王庭早被铁军和黄龙剿灭。

而东部和中部鲜卑也通过扣押在灵丘的素利和育延进行控制。

铁军和黄龙以素利和育延的部落为主,指令他们去清剿并吞的其它部落。

而所有的东部中部鲜卑部落,过不了多久都要跟黄龙到扶余。

鲜卑与乌桓是世敌。

带到扶余,对日后平定辽东辽西乌桓有所助益。

董先还为东部和中部鲜卑立了素利和育延这两位虚君。

只要向鲜卑部落出示的凭证信物书印是真实的。

部落的人也只能选择遵从。

而且董先还有铁军义从师和黄龙黄天师在后。

不从也不行。

董先还从桃山书院已经长大的孤儿中挑选得力之人,让他们深入这些鲜卑部落。

以他们为骨干,设立部落长老会,用来控制部落。

长老会代替素利和育延行使权力。

长老会重用奴隶,排斥贵族。

不仅会为部落奴隶,主持公道。

还禁止贵族随意殴打、残害奴隶。

长老会还让奴隶可以成家,自由来去。

鲜卑贵族若有不服。

即刻会被长老会剿灭。

这让长期受压迫的鲜卑奴隶很高兴。

要知道这些奴隶很多是逃亡的南人,被俘的丁零人,月氏人,乌孙人,康居人,贵霜人,甚至还有倭人。

他们在鲜卑人的淫威之下没有任何权力。

甚至在缺粮的时候,还会被当成粮食吃掉。

由董氏孤儿组成的长老会,无疑成为他们的救星。

就像檀柘、秃瑰、劭提一样。

自从火烧王庭时被董先救下,便死心塌地。

为董先做事。

而像教授汉家语言文字。

行汉家礼仪。

用汉家五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