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的义从兵力不给我,那我就让你当别驾。
让你替我去做。
我给你相应的权力。
以千石平城令,兼雁门郡从事,别驾从事。
部郡国从事,每郡国各一人,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
别驾从事,行部奉引,总录众事。
刺史在场,别驾导引,是为别驾。
刺史不在,则总录众事,是为从事。
意思就是,丁原让董先当自己的替身。
既监督察举雁门郡的吏治,又当刺史替身,总录众事。
董先以一县令,去督促自己上官雁门郡守。
同时还要替刺史行部,总录州部众事。
这种待遇前所未见。
但因州部吏员,皆州部自行辟除,仅为百石,还不及千石县令。
所以并不用通过朝廷批准。
只要刺史用得顺手即可。
即使过分,前无古人,但并不妨碍丁原的任命。
董先自然知道丁原的算盘。
但他也没有办法。
已经拒绝了一次,总不好拒绝第二次。
于是董先谢恩接下。
这并州刺史别驾一职。
如何履职,何时履职。
况且自己还有平城令一职在身。
主动权总体上还在董先手上。
丁原得到董先的承诺。
虽未拿到义从的指挥权。
但也算有了眉目。
日后若有事,指使起来,也算师出有名了。
他这才率吕布、张杨等人南下。
身为刺史,丁原并无固定办公场所。
所以走到哪算哪,到处都可以监行州部。
大汉乱成一锅粥。
雒阳自然有人会担心。
比如太常刘焉。
他心怀家国。
向刘宏提出建议:
“各地到处都发生叛乱,这是因为州部刺史权小威轻而造成的。”
“刺史权力小不能禁制坏人,威权轻无法调整用人,这才引起黔首叛离朝廷。”
“应该改刺史,置州牧,并选用清廉,名声好的重臣担任。”
简单说就是,到处叛乱,总是向雒阳要人要钱,这样刘宏很累的。
如果适当放权,让那些清廉名声好的人去地方组织平定。
这样刘宏便可以轻松一些。
而且也能反应及时。
不至于拖延的时间太长。
州牧本来就有。
比如中平元年,平定黄巾起义的大功臣皇甫嵩便被封为冀州牧。
但只任职不到一年,就被调到三辅镇守王陵了。
刘宏听了。
深有体会。
他天天听各地报告叛贼起事。
真是烦死了。
这太常刘焉,果然是忠心爱国。
为吾想了这么好的方法。
值得好好研究研究。
如果由刘氏子孙出任各地州牧。
那么这天下终归还是刘姓。
也没啥大不了的。
刘焉提这个建议,也有自己的考虑。
他想任职交址牧一职。
那里虽然地处湿热,但也是繁华之地。
这交址好歹有五十六城,四五十万户,近二百万人口。
而且地处靠海,不乏珍珠、珊瑚、象牙、犀角、玳瑁等珍奇之物。
还有商人于海中互市。
四月,汝南葛陂黄巾攻没郡县。
谯郡谯县。
曹操的老乡。
有许氏宗族坞壁。
正面临葛陂黄巾的攻击。
豫州商队长莫午得到郡县肆者报告。
得知少主锦囊中人许褚所在坞堡,正遭黄巾攻打。
于是莫午立刻向东方商团长祈干提出申请。
派人为许氏坞壁解围。
他们早已知道黄巾圣姑张宁之事。
也知少主有张角的黄绢符旨。
于是祈干想试试看。
希望能以此劝说葛陂黄巾。
有了祈干的批准。
莫午便带祈干带着粮食来到许氏坞壁。
这时许氏坞壁已坚持十余天。
人太少打不过。
弩箭也用光了。
坞壁中的男女老弱,只能用石头凭借坞壁御敌。
黄巾见状也不强攻。
他们知道坞壁中肯定缺少粮食。
看谁耗得过谁。
许氏家主见状。
让许褚假装投降。
提出用坞壁中的牛与黄巾交换食物。
黄巾同意了。
许禇拿到粮食后,便立刻倒拽牛尾。
硬生生把牛拽回坞壁。
黄巾大吃一惊。
更加不敢强攻坞壁。
而祈干和莫午的到来。
无疑为双方提供一个台阶。
祈干以黄巾圣姑张宁为由,劝说黄巾撤兵。
尽管祈干说得有声有色。
但黄巾当然不会听信祈干一面之言。
小主,
可他们也不想在许氏坞壁前死嗑。
于是假借派人入太行黑山师核实为由。
拿了祈干给予的钱财,趁势撤走。
祈干他们也没想到。
原来少主锦囊中的许褚竟是能倒拽牛尾,力大无穷少年。
少主如何能未卜先知?
他们也不清楚。
当年找到锦囊中的许褚时。
许褚还是孩童。
个头是粗壮,但看不出如此神勇。
再加谯县许氏也有数千宗族。
许褚年幼未能成行。
而许氏家主得到祈干送来的粮食。
得知前来义助的竟是族人许烈投身的灵丘董氏。
灵丘董氏的名头。
以前祈干莫午也有为许褚一事来访。
但总觉得董氏只是商贾之人。
不可托付。
而后许烈邮书,他们才知道董先在北境的事迹。
但又不好意思拉下面子。
如今承蒙董氏救援。
前有许烈效忠董先,是信鸽营教员。
后有祈干口中,少主锦囊提及的许褚。
这让许氏家主感慨万分。
或许这便是个时机。
为许氏谋一条退路的机会。
可不能错过。
许氏家主决定,让许褚北上。
为谯县许氏留下一条退路。
也可报救援之恩。
许褚刚满弱冠。
仗义好侠。
他与兄长许定,结交的尽是游侠之辈。
这次黄巾围困。
也多亏这些游侠相助。
如今家主有令。
兄长许定在家。
许褚报恩董氏。
有游侠义士事迹在前。
有族人许烈受重用在后。
许褚自然愿意遵从。
家主为许褚取字仲康。
令他跟随祈干北上。
而许褚的游侠伙伴,早已对董先侠论有所耳闻。
于是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北上。
祈干自然允许。
安排好商队人马与许氏互相照应。
一行近百人,便随商团商队北上。
一路自有各地综合经营场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