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就此消逝在风中

并汉 做梦中 4032 字 21天前

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变数。

所以身为大将军,若此时离开中枢。

说不定回来时,啥也没有!

何进可以推迟行程。

但董先不行。

自从中平元年守孝开始。

他便让百工堂军备组全力打造军械。

除了火器等新质武备之外。

传统装备也不能少。

比如合金鱼鳞盔甲。

比如合金刀枪剑戟。

比如合金箭矢盾矛。

当然了全部装备也不现实。

但配备到连排一级的装备还是可能的。

总的算起来二万五千套就足够了。

经过五年的打造。

应该可以交货了。

之前不敢拿出来。

用的都是并州边郡的武库支持。

比如火烧王庭时,比如阻击和连时。

那都是得到太尉、度辽将军、刺史、郡守的许可的。

也用于边郡守备。

但如今天下将乱。

该提前准备。

提前分发到各地。

董先在平城看着天降大雪。

手中握着蔡琰送来的邮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心中庆幸自己这十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至少为董氏集团上百万人留下一片安稳的天地。

来年自己即将加冠。

但迎接自己成年礼的竟是天下乱象。

说实话。

当初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去世前,并未给自己取字。

而后来一直忙着各种事情。

取字之事也就一拖再拖。

说实话,虽然自己未满二十。

但如果提前接任家中顶梁柱。

那取字也未尝不可。

况且自己还外出游学了。

也不曾考虑过取字之事。

经历那么多人。

竟然没人提起。

莫非是庶出的关系?

按历史进程。

今年将是大变局的元年。

刘宏一死,何进优柔寡断。

袁氏野心,董卓乱政。

关东讨董,诸侯自立。

互相倾轧,礼崩乐坏。

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

可不能就此消逝在风中。

从商业管理角度上讲。

董氏集团如今已算庞然大物。

但也因为如此,更要做好谋划。

才能转危为安,转危为机。

首先当然是内部管理及后勤保障。

中平元年之后,实行以粮代薪,节省了金钱的消耗。

用每年有限的现金,去维持依附黔首的规模,保障生计。

中平三年董先还让董固研究。

在董氏集团内部实行,凭票券享受基本生活物资配给的福利制度。

这样相当于在内部,用票券取代金钱。

票券根据入职时填写的个人简历和员工与董氏集团所签的契约来制定。

员工凭身籍名数和契约,向各级别、各服务单位的管理团队,领取票券。

同样也要凭身籍名数和契约消费票券。

消费点自然是就近的董氏各地综合经营场所的商铺。

要知道董氏有一千二百处综合经营场所,三百二十处避难土楼坞堡,十二处港口码头以及太行山一百五十处驻点。

经过中平元年的歇业整改后。

如今形成以综合经营场所为终端运营点,偏僻的土楼坞堡为中心的战时经营制度。

综合场所只负责经营。

土楼坞堡则负责管理与保障,生产与加工。

战事起时,则关停撤,躲到就近土楼坞堡。

战事结束后,再重开运营。

虽然比较麻烦一些。

但胜在比较安全。

再加上每个土楼坞堡有一个排四十七人的先锋部曲。

而土楼内生活的是该地区商团商队部曲的家人。

或者是他们战时的避难场所。

有事时,这一个排可扩编组织成一个连的防御兵力。

而且商团八营,每个营还保持了四个连的机动兵力。

平常负责保护物流运输。

战时还可机动增援。

这可是强兵任职青虹师提出的要求。

目的当然是尽可能减少董氏资产损失。

这样纵使被破坏劫掠,伤亡也较少。

而且还能维持基本正常运作。

这么大规模的终端网络。

不怕没地方可以消费兑换票券。

员工消费完,票券将被回收。

这相当于以员工的劳动为代价。

变相使用票券充当货币薪酬。

这也让董氏集团内部,自成体系。

有利于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

也有利于人员的凝聚与甄别。

后勤这块果然有家宰董固的辛勤付出。

基本不用董先操心。

再来就是先锋部曲。

现在董氏上下以战乱为由,实行军管。

将签长约及门客徙附人员编成先锋部曲。

但还有这些人的亲人及短约人员需要照顾。

另外还有一些为董氏提供服务的人员也需顾及。

比如为百工营服务的太平道匠人。

比如各地与董氏合股的豪右。

长期关系,让彼此共赢。

愿意跟随董氏,投资董先,选择董氏的人,自然也要考虑。

董先要做的是,进一步去粗取精,优胜劣汰。

只要让人有危机意识,引入竞争。

才能让他们更加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安宁。

另外,就是重新编组和扩张。

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十二年来,有些金子已经发光发亮了。

是时候让他们脱颖而出了。

但要做的就是进行一次大比武、大考核。

除了当年的熹平六年就选择自己的人外。

其余人都要加入考核。

考核内容自然都是实务。

比如业务方面,在本行业里,你的知识储备,经验成果自然能成为加分项。

比如自力更生方面,除本行业外,还要有一定的其它行业知识。

比如先锋部曲要屯田,还要会维修排队装备的故障,甚至还要与驻地互市交易,还需要内部政务管理,这就要求具有一定的士农工商知识。

再比如实现目标方面,要有一定的团队管理知识。

比如军事方面,要能组织训练,并能带领下属取得胜利。

比如基础价值方面,不能违背董先制定的价值观,甚至要拥护实践宣传董氏集团的理念。

还有最重要的是实践方面,目前任职的岗位,所取得的成绩和教训。

这个可是要经过下属、同僚及上司的签字认可才算数的。

也别觉得考核很老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能过考核,能淘汰一些人,同样也能找出一些人。

而且这个考核不仅仅是面向三十万人。

还面向这三十万人周边近百万人。

按董先预计,光快马通知到所有人,就需要三个月。

所以董先把考核周期定为七个月。

也就是眼下是中平六年正月,到八月,出考核结果。

刚好那时候,灵丘府君节刚过。

也方便考核优胜人手齐聚灵丘。

到时以商团商队各师各营为单位,进行分类汇总。

前十五名到灵丘报到。

由于董氏家督田丰已赴任南海,祝广赴任褒中,所以由魏劭担任考核监督一职。

所需人手,自然交由董固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