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没上位者的风度

并汉 做梦中 4121 字 21天前

“天下要怎样做,才能重回安定?”

毛玠听了,略加思索:

“要重归一统,没有权争,才能安定。”

董先追问道:

“如何才能重归一统?如何才能没有权争?”

毛玠想了想,这次用的时间更长了。

是呀,怎么样才能重归一统。

照理说,现在也是一统。

但却分关东关中,袁绍董卓。

之前也是一统,但却有宦者党人。

所有人都势同水火。

为了各自阵营的利益。

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甚至大打出手,头破血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的一统,内部的权力争夺也未曾停止。

这样的一统,并不能给黔首百姓带来安定。

如何能安定!?

“上需以武止戈,以智化争!”

“下以廉吏为牧,以民为盾!”

这是毛玠所能想到的。

董先听了点点头,能想到以民为盾,这个理念与自己接近了。

于是他又问道:

“由谁来?”

“谁是这个能以武止戈,以智化争,能任用廉吏,能让黔首甘为其盾的人?”

毛玠又愣住了。

自己的设想很丰满。

但现实很骨感。

是呀。

谁!?

谁是这样的人?

能给千万黔首带来安定生活的人呢?

毛玠再次陷入了沉思。

天子刘协,年纪尚幼。

又是孑然一身,无人可依。

相国董卓,屠戮雒阳,为祸京师。

袁氏兄弟,京师被焚,族人遭诛,却按兵不动。

光禄大夫黄琬、大鸿胪杨彪。

被董卓一威胁,就立刻软化,赞同西迁。

看来看去。

好像只有这曹操和董先。

敢面对董卓,奋起一击!

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这天下谁能给黔首百姓带来安定呢?

边上莫巳插嘴道:

“不滥杀黔首百姓,能打胜仗的人能。”

毛玠下意识地问:

“谁愿意支持他呢?”

莫巳答:

“天下的黔首百姓都愿意。”

“孝先,你看平丘县的禾苗,遇上大旱,都干枯萎靡。”

“但若是乌云密布,大雨滂沱,这禾苗就生机立显,一片葱郁。”

“这样的势头,谁能阻挡!”

莫巳的回答为毛玠注入一道闪电。

不滥杀,仁政牧民,而且又能打胜仗。

谁是这样的人呢?

莫巳见时机已到。

于是添油加醋,向毛玠讲述乐呵呵的宣传说辞。

什么并州新政,什么先锋总社,什么先锋军。

什么繁畤平城白登山,什么火烧王庭,阻击和连,覆灭扶余,什么董卓李傕徐荣。

听得毛玠连连击掌称赞。

但却听得董先老脸发烫。

没那好,真的!

毛玠听完后,便向董先下跪道歉。

为自己一开始的无礼行为道歉。

董先一边扶起毛玠,一边开启冰鉴之眼。

冰鉴之眼显示,属于毛玠的点,已是亮红色。

于是董先开口,他想任命毛玠为家督成员。

当年的董氏家督是以田丰为主,魏劭为秘书,祝广为辅。

如今田丰在南海为郡守,又身兼青虹师师教员,同时又是交址师的军师。

而祝广先被推荐为褒中县长,如今又被刘焉举为汉中郡守。

而魏劭是先锋总社左军法官,又是董氏集团家老会成员。

都有任务在身。

虽说家督无人总领。

只能由家宰董固直接指挥。

但人家董固是大管家,事情很多。

又要经营,又要保障,又要核算。

着眼的是整体,无法专注于局部。

确实要给董固减减负了。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没想到毛玠拒绝了!

因为毛玠从莫巳的话中得知。

所有被重用的人,都需要到桃山学习历练。

能通过考核才能给予重用。

毛玠说道:

“我之所以向你下跪道歉,就是敬佩你的治理手段。”

“如今我若是按你的意思,就任家督一职。”

“那便会破坏你所创设的法度。”

“请问主公,你是想我答应你的任职,来破坏你的法度?”

“还是我拒绝你,来维护你的法度呢?”

“主公,我该如何选择呢?”

董先听了,于是后退一步。

拱手鞠躬九十度。

用此表达对毛玠的谢意。

的确。

原本一进董氏集团,即受重用,这是一件很多人想而不得的事。

可偏偏这么好的事,被毛玠拒绝了。

他愿意遵守董先定下的规矩,一步一脚印,从头做起。

关键是毛玠敢于当面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与那些唯唯诺诺的人可不一样。

俗话说。

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忠臣。

不是顺风顺水时的锦上添花。

而是受苦受难时能雪中送炭。

更是当你犯猎时,能扯下脸皮,跟你大闹三百回会,表达想法,令你迷途知返的人!

如今毛玠看到董先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敢于指出。

这就很不一般了。

此刻董先收起嬉皮笑脸,一脸严肃,慎重。

他太需要像毛玠这样的人了。

能勇于指出自己的错误,能表达想法,能独立思考。

甚至能遵守、并能贯彻执行自己定下的规矩。

虽然自己现在的手下里。

程昱、田丰、沮授、高顺等人也是如此。

但还是太少。

这一刻董先对毛玠的礼遇是真心的,是真诚的,是由衷的,是发自内心的。

这让毛玠不敢轻视。

小主,

他感觉到董先身为上位者的威严回来了。

于是毛玠向董先回礼说道:

“你正是我希望效力的主公呀!”

董先用手把住毛玠的手臂,让莫巳安排。

追上王政的鹰鹞营,跟随大部队一起北上。

历史上的毛玠,也是忠直清正、廉洁、公正的代表。

他为曹操选举考核的人。

曹操评价他为:

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国之司直,指的是邦国之中那守正忠信耿直的臣民。

这周昌是前汉初期大臣。

曾在秦时为泗水卒史。

随高祖刘邦入关破秦,任御史大夫,封汾阴侯。

他耿直敢言。

后刘邦欲废太子,他又直言谏止。

当他身为赵王刘如意的国相时。

刘如意被吕后所杀,周昌觉得他辜负了刘邦。

于是郁闷不乐,三年后去世。

谥号悼。

曹操以周昌来评价毛玠。

可见毛玠行事,自有原则。

董先得了毛玠后,自然很高兴。

他想趁势打铁,把九江东成鲁肃、东海朐县麋竺,琅琊阳都的诸葛一家也囊括其中。

于是一行人继续向东。

朝着九江前进。

不过济水往东,他们要先前往山阳昌邑。

那里还有师长刘洪举荐的一人在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