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1§ 不让人好好做事
《董汉春秋》:……初平中,先主回师并州。令司隶军管旅教员莫辰,借左中郎将蔡邕之手,贺董卓西归,献郿坞。坞去长安二百六十里。高厚七丈,与长安城埒,周回一里一百步。卓遂积谷为三十年储。于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縠纨素奇玩,积如丘山。号曰万岁坞。先主如此行事,部属均不解。唯先锋军左军师郭嘉,笑而不语。……
话说孙坚在已经渺无人烟的雒阳城内,修缮祭祀宗庙。
边哭边惆怅。
这时麾下有人来报。
城南甄官井,白天有五色光。
大家都很害怕,没人敢上前。
孙坚听后,亲自前往,坐镇城南。
并且让人下井查看。
原来是符节台尚符玺郎中宁死不受辱,便带玺投井溺毙。
孙坚看到传国玺印。
不由起了别样心思。
他立刻亲自收起传国玺印。
然后故作镇定。
让大家要保守秘密。
继续做事。
最后决定挥军回返。
驻守鲁阳。
自己则悄悄回到家中。
将玉玺交于嫡妻保管。
一切尘埃落定。
新任河南尹朱俊也着手接管雒阳。
但这里已是一片废墟。
再加上他曾向孙坚泄漏消息。
朱俊害怕董卓突然发兵报复。
于是率部属奔走荆州。
董卓闻讯。
于是改任命弘农杨懿为河南尹。
驻守雒阳。
朱俊又不想将河南尹一职拱手让人。
于是领兵回到雒阳。
杨懿仅是空头司令。
他只能向西退走。
朱俊以河南已经残破。
无法驻军为由,向东屯驻于中牟。
三月,长安宣平城门外屋无故自坏。
有谣言说。
这是象征京师长安周边要失屏障。
果然没过多久。
董卓西入长安。
长安朝廷好不容易安稳了一年。
如今又要掀起血腥风浪。
董卓败走长安的消息进一步传开。
关东在庆祝的同时也开始互相兼并。
比如同时存在三位刺史的豫州。
袁绍所表的会稽周喁,便开始突袭袁术所表的孙坚。
这周喁,表字仁明。
正是丹阳郡守周昕的弟弟。
当初曹操去丹阳募兵之时。
为报答郡守周昕的支持。
于是把周喁要来当军师。
结果入了袁绍的眼。
他为拉拢会稽周氏。
对周喁青睐有加。
令他出镇豫州为刺史。
孙坚得知周喁来攻。
不由感叹:
“大家同样举义兵,要救天下,但逆贼将破之时,却背后捅刀,这还让不让人好好做事呀?”
周喁与孙坚相争豫州。
没有哪一方能获全胜。
况且还有周喁有兄弟周昕帮忙。
孙坚则有袁术支持。
两边各有胜负,在豫州形成僵持之势。
军阀割据,黔首遭殃。
令当初听从先锋军之言。
提前撤离豫州者庆幸万分。
袁绍屯驻酸枣。
再加上对立刘虞为帝之事。
袁绍、袁术两人意见不统一。
隔阂加深。
于是各自结交党羽作为外援。
用来打击对方。
关东各方纷纷表态。
但袁绍凭借党人首领李膺之婿,再加六年守孝,多年奔走解困,赢得多数支持。
而袁术以嫡出为傲,处处贬损袁绍。
再加任侠残暴,不恤民情,褒贬不一。
再说刘虞的儿子,侍中刘和。
他受天子刘协命令南出武关。
在途经袁术驻地时。
被袁术扣下当成人质。
袁术意图让刘虞当自己后援。
所以他不让刘和北返见刘虞。
但却又保证会派兵前往长安。
同时还让刘和写信给刘虞。
表达自己的意思。
日子难过,但也要天天过。
虽然被董卓逼着迁移。
但仍要生活。
比如王粲。
王粲,字仲宣。
山阳高平人。
父亲正是拒绝大将军何进结亲的长史王谦。
但其曾祖父王龚,顺帝时任职太尉。
祖父王畅,灵帝时曾任司空。
都是位列三公的朝廷重臣。
王粲移居长安。
左中郎将蔡邕初见,就觉得他是个奇才。
记忆力那么好,不是奇才也是怪才。
有一天,蔡邕得知王粲求见。
他急忙出迎,连鞋子穿倒了也顾不上。
而王粲一进门,年纪又小,身材又矮。
当时满屋的人都很吃惊。
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让蔡邕如此失态。
但蔡邕说:
“这位就是王畅司空的孙子王粲,真乃奇才。”
“我自愧不如。以后我在灵丘修订的这些印刷书,将会全部送给他。”
要知道当时蔡邕的才学天下闻名。
无人不敬重的。
蔡府门前也经常是求学的人。
车骑填巷,宾客满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他却这样重视王粲。
可见王粲的确有过人之处。
王允操持朝廷内外。
并逐渐扶持可用人才。
比如钟繇。
被任命为黄门侍郎。
为天子刘协的近身侍臣。
同样难过的日子也发生在九江成德县。
位面之子光武刘秀的儿子。
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
才十三岁。
他对兄长刘涣说:
“兄长可有忘记阿母的死前的愿望?”
刘涣不知弟弟问这个做什么。
他摇了摇头。
刘晔不管兄长的反应,继续说:
“阿母认为父亲的侍妾,有谄害之性,会害了家人,所以一直想杀了她。”
“如今此事可以进行了。”
刘涣听了大吃一惊。
他连忙阻止:
“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但刘晔不听兄长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