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不然,违忠从恶,必会母子俱亡,还请明廷深思!”
靳允听了王必的话,毅然作出放弃亲人为曹操守卫范县的决定。
并派遣伏兵,将前来攻打的泛嶷杀死。
为曹操保住了退路。
靳允舍亲护曹,荀彧王必劝人舍亲。
与历史上刘备放徐庶返家护母相比。
两种主公,两类人。
这就不难想象。
为何刘备能在乱世崛起了。
兖州事变的消息终于传到曹操那里。
他只能优先选择固守兖州。
可选择退兵,不意味着就这么退走。
曹操在退兵之前要狠狠坑陶谦一把。
他在郯县东面,彻底打败刘备。
这让陶谦感到惊恐。
甚至一度想撤回丹阳老家。
但不管如何。
曹操终究再一次撤军了。
陶谦经此二役。
原本就已过花甲,身弱体虚。
再受此打击。
如今更显老态,甚至一病不起。
但陶谦还无法放心离去。
自己两个儿子都不成器。
无法担起牧守一方的重任。
而且陶谦也不想两个儿子陷入危险。
于是想着要把徐州交出去。
本来刘备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但眼下看来,刘备也不是曹操的对手。
可徐州要让给谁呢?
春江水暖鸭先知。
陶谦的烦恼消极情绪最先在徐州高层蔓延。
下邳陈氏有自知之明。
若是坐守徐州。
势必要与曹操为敌。
否则如何向被屠的徐州诸县交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说曹操老巢刚刚被偷。
但曹操能轻松吊打徐州。
谁也不知未来将会如何。
陈氏家主陈圭,自然不会这么选择。
保持超然的地位最为稳妥。
一来无论谁接任徐州,都必须仰仗陈氏。
二来还可以继续与诸侯保持着良好互动。
如今局势未明,这样的地位,最符合下邳陈氏的利益。
再来是陶谦的乡里人曹豹。
这家伙虽然对自己还算忠心。
但其有勇无谋,自私贪利。
仅能管管军事。
根本无法委以重任。
还有那笮融,醉心佛事。
却又妄杀虚耗。
早已逃往广陵。
广陵郡守赵昱以宾礼待之。
这笮融利用酒酣,杀死赵昱,夺其部众。
然后渡过长江,再杀屯驻秣陵的彭城相薛礼。
彭城相薛礼因何屯驻秣陵呢?
因为当初彭城相薛礼不赞同陶谦所为。
因此被陶谦所逼,屯驻秣陵。
算是替陶谦把手伸进扬州。
但没想到虽然薛礼远离徐州,却还是没能逃过一劫。
可以说,给徐州最后一击的,不是曹操,而是笮融。
广陵侰院赵昱,曾经察举张纮为孝廉。
如今举主被笮融所杀,张纮十分悲伤愤怒。
但他却无能为力。
一来他正为母守孝。
二来他也无兵可派。
于是张纮让人到赵昱的故乡琅琊。
求赵昱的亲戚能过继孩童给赵昱。
并邮书给琅琊相臧宣协助办理此事。
臧宣替他从赵昱族中挑选五岁男孩过继。
为赵昱奉香火血食。
张纮因此感谢臧宣。
而孔融向陶谦推荐由刘备接手徐州。
但刘备信心不足。
他才刚被曹操击败。
手下败将,如何敢言勇。
别驾麋竺想起董先先前交代的话。
于是向陶谦建议:
“如今看来,无论是袁绍、公孙瓒,还是袁术,都对徐州有所图谋。”
“也都无法保护徐州,护佑府君二子平安。”
“但有一方势力,在这几次曹操入侵徐州的战事中。”
“几乎没有损失。”
“或许他们才是徐州最好的选择。”
陶谦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谁。
灵丘董先嘛。
如今已是征北将军,并州牧,持节钺,灵丘侯。
只是并州与徐州相隔甚远。
如何能护住徐州?
麋竺悄悄告诉陶谦。
“这董并州已在大别山和泰山的群山之间,伏下精兵数旅。”
“就连自己的弟弟麋芳、妹妹麋贞,也在其麾下担任要职。”
“听说阳都诸葛氏,也让次子跟随董并州到灵丘桃山书院。”
“若是陶府君有意,自己愿意充当桥梁,为徐州将来努力。”
陶谦思量了一下。
眼下徐州内,似乎也没有适合的人选。
下邳陈氏,已然要置身事外。
东武伏氏,已献女伏寿入京师,根本无意经营徐州。
姑幕童氏,继童恢、童翊之后,家道中落。
临沂颜氏,只重孝悌,无意仕途。
而郯县王氏、缪氏、萧氏,彭城姜氏,广陵戴氏,海西徐氏,下邳皮氏等等。
虽有诗书传家,家世背景,但并无实力能与曹操为敌。
至于徐州诸郡刘氏后裔,多年养尊处优,早已失去斗志。
唯有麋竺的建议,似乎可以考虑。
于是陶谦让麋竺与董先联系。
董先接到麋竺快马送到的邮书。
有些犹豫。
就像陶谦所担心的那样。
徐州离并州太远。
如何才能顾及。
况且虽说已把各州军管旅升为军管师。
但除了并州和河内、河东以及幽州部分郡县以外。
其它的还是以避难土楼坞堡为中心。
并未正式进入县城。
而经过曹操屠城。
很多县城已经不适合人居住。
如果此时接手徐州,那接下来要不要接纳吕布,要不要接纳刘备。
人家刘备现在也是正儿八经的豫州刺史。
说来驻守沛县,也不归属徐州管才对。
而且接手徐州,那要如何守得住呢?
此事还要跟青虹师强兵、田丰、虞翻、太史慈、李渔、管承、黄叙、管亥等人商议
另外,徐州边上北有青州,西有兖豫二州,南有扬州。
这些都不是省油的灯。
都在窥视,意图染指徐州。
若是接手徐州,战事恐怕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