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此时,讲完了第一个小故事,开始募捐动员。

最先叫来小二捐赠的,是包间一名姓郭的商人。他捐了一万两银子,钱数太多,上官枫都被震惊到了。

第一位募捐的人产生后,说书先生后面,也出现了一张大红纸,有人上前写到:郭氏布庄,郭荣金捐赠一万两白银。

说书先生拿着喇叭,大声读了出来,一时店里店外,都听得清清楚楚。

外面的百姓听了,都震惊不已,议论纷纷。

“这个郭荣金我知道,他们家是卖布匹衣服的。”

“是个好人啊,以后我就去他家买东西了!”

“是啊是啊,这可是一万两,就捐了。”

“郭老板一直很好,他们家经常在城外施粥布善。”

“是的是的,而且他们家布也便宜,质量也好。”

......

随着外面的议论声,店里第二个、第三个捐钱的人也出现了。

“客来酒楼,朱方捐赠一万两白银。”

“云氏盐庄,云辰捐赠一万两白银。”

......

后面捐赠的人越来越多,钱数也高高低低,有多有少。但是头三个捐赠的人,却还是让人印象最深刻。

募捐的活动很成功,上官枫放心的去安排人在其他区,依葫芦画瓢,开始募捐。

当然,上官枫自己以枫记老板的身份,捐赠了一万两白银,和一条水泥路。

水泥路可是个好东西,都城没人不知道。不过大家更好奇的是,这枫记老板居然有路子,买到这么多水泥路?

还有好些人,说枫记老板在打肿脸充胖子,这水泥好些官员都弄不到,别说一个商人。

也有人说,对方是王爷的人,说不定是王爷给走了后门。

这些流言暂时还不成气候,大家都沉浸在为灾区出钱出力的兴奋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