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靠他祖父?他又不傻,这话能说吗?要是那么轻易就能混一个职位,他们何须到国子监刻苦学习,参加科举?
作诗?得了吧,他又不是没有自知之明。
顿时,他无言以对,微微扬起的头,渐渐一点一点地低了下来。
“本官不妨提前透露给你们连皇上都不知道的消息,那就是三年以后的春闱,但凡考中的学子,全部都安排去各个地方当县令。”
不是,他们没听错吧?
皇上都不知道的消息,他知道?
紫陌见他们一脸懵逼,有人和身旁人小声讨论,却没有一人敢大声质问他。
未来的朝廷命官由他们接替,没有亡国已经是万幸,还指望什么国富民强,安居乐业?
简直是笑话!
痴心妄想!
“你们以为本官信口雌黄?”紫陌背着手,自信一笑,“本官有信心让皇上乃至整个朝堂官员都同意本官的建议。
不信你们等着瞧,只不过那时候,你们估计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考中进士,你们堂堂国子监学子只能沦为笑谈。”
此话一出,底下顿时一片哗然,震惊、诧异、难以置信……
不过他们仍不敢正面质疑紫陌的话,只是和身旁人讨论的声音没有收住,大了点儿而已。
他们不出门,接收到锦茵暗示的池家子弟上前,他向紫陌行了个礼,虚心请教:“请问紫大人,您为何断然我们考不过?学生不认为自己的学识怎么着也得考个三甲进士”
“哦,那是因为皇上决定改革科考制度,但凡要参加春闱,必须参加一年农桑活动并取得成绩,或者进军营历练半年,考核通过才能报名参加。”
紫陌意味深长地扫了眼他们,意思是,你们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谈什么中进士?
“此话当真!?”池家小子震惊不已。
“你们认为本官敢随意假传圣旨?”紫陌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让人信服。
其实,他还真敢,先斩后奏,这种事情以后应该会常见,反正只要对圣阳国有利,皇帝师兄会为他收拾烂摊子。
锦茵注意到他撵手指的小动作,就知道他又在扯大旗,瞎忽悠了。
这下,他们就算怕也要勇敢站出来,否则他们以后岂不是都只能止步于秀才?
“紫大人,你不能因为自己出身寒门便要求我们去种地!”
紫陌淡淡地瞥了那人一眼:“你可以选择去参军。”
“不行,当兵那么危险,我们手无缚鸡之力,去了还不得送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