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啊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人才(已修)

而且从皇上挑选的学子来看,估计都是要外放出去历练的,他们家的孩子未必能吃的了这个苦,到时候不能为民做主,反而连累百姓,他们的脑袋不一定能安然无恙地留在脖子上。

就算改革科举制度与内容,未必不是好事,目前他们也只能压着自家的孩子不让他们出去闹事,等待皇上的旨意。

果不其然,中了进士的人都获封了官,且都是地方官,将缺失的地方官员补充完毕。

至于前三甲,皇帝也没有把人留在京城,都去了各个偏远的地区当知府。

得知皇上的安排,那些没有考中的世家学子莫名长松了一口气,他们可不想离开京城去偏远的山旮旯当山大王。

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与科举的改革。

圣阳国所有学院必须开设农业课、武艺课,三年后的秋闱,学子必须选择农业或者武艺外出实习至少半年。

选农业就要到乡下跟着老农种地,并收获,确认种植的农作物优良,视为通过,方能获取科考资格。

选择武艺就去军营参加新兵训练,考核通过才能获得科考资格。

同样的,笔试也会根据所选的选修课(农业、武艺)不一样,笔试答题内容也与之相关。

这个告示一出,吓傻一大片养尊处优的世家贵公子。

报纸紧跟事实追踪报道相关事宜,比如谁谁家的公子,曾经在京城才华傍上的第三名,学习武艺,奈何身子孱弱,动不动就喘得厉害,只能含恨告别,回家研究如何种菜。

同时,国子监也跟着将新的课程安排宣扬出去,国子监会安排六部、九寺五监的针对性课程,学子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擅长或者想学的课程学习。

国子监学子考科举有特例,允许他们在春闱之后再加试考一场,合格者便可以直接进入相对应的部门,不合格就按普通贡士安排。

此消息一出,整个圣阳国顿时哗然,有人赞同佩服皇上的英明,有人不满改革,有人好奇加试考的什么内容。

作为科举改革的提议人——紫陌,此时正和自家媳妇甜甜蜜蜜享受二人时光,全然不管外面的议论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