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退让换来的盛世

当时元朝在北方主要有三大势力,分别是退居大漠的元顺帝、占据西北的扩廓帖木儿和盘踞东北金山(今开原)的纳哈出。

明朝军队攻陷元大都之后,就派遣使者到辽阳进行招抚。

1371年,北元辽阳行省的平章刘益投降于明朝,明朝于是在此设置辽东都司,下设25卫。

这标志着辽宁地区纳入了明朝的版图。

得到了辽宁地区,明朝就以此为据点,不断招抚东北的蒙古各部和女真各部,同时也出兵进攻盘踞的蒙古残余势力。

辽东都司建立后,许多北元派驻的官员纷纷投降于明朝。

此后的明朝在东北建立奴儿干都司、兀良哈三卫和对朝鲜的笼络,都是以辽东作为依托。

这充分显示了辽宁一带的战略地位。

明朝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辽宁地区,虽然终明朝一带并未在此设省建府,但是却在正统元年开始派遣辽东巡抚。

在明朝中期开始,巡抚实际上已经取代布政使成为了一省最高长官,可见辽东的地位和省的地位已经相差无几。

永乐年间,由于明朝政治重心北移,明朝对东北的控制也空前加强了。

1403年明成祖派遣明张斌到奴儿干(特林)招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女真族部落首领相继到北京朝觐。

之后,永乐帝册封了奴儿干、建州等十卫,各女真族的首领为这些卫所的长官。

1409年,明朝鉴于奴儿干“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于是决定在此设立奴儿干都司。

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

1411年,明朝派遣宦官亦失哈等率一千多军队和25艘船只沿着黑龙江护送康旺赴任。

这标志着明朝对黑龙江流域的统治正式建立。

永乐年间,明朝在黑龙江地区设置了东西两条驿站线路,以保证传递文报,运送官军和贡赋等。

这两条线路,一条是“海西东水陆城站”,从黑龙江双城出发,沿着松花江、黑龙江到达奴儿干都司。

另外一条是“海西西陆路”,从肇州起,经松花江、洮儿河往西到达满洲里地区。

明朝还在松花江上建立了造船厂,当时的辽东都司长官刘清曾多次在此督造船只,有阿什哈达摩崖石刻可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