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议政

“郑国庄公有意与我国亲好。”殿中有一大夫避席起立说道。

文姜认人也不全,干脆靠在隔间的案几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外面那些大夫们正在各抒己见,倒是分外热闹。

“与郑国亲好的话,岂不就得罪天子了?”大夫们开始议论纷纷。

“是啊!是啊!没必要趟此等浑水的。”

“那也不能得罪郑国,毕竟郑庄公那几位公子个个都是英雄才俊。尤其是郑世子忽。”

“此言也有道理。郑世子忽确实是一位领军之奇才啊!和郑大夫祭仲相得益彰。”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道。

“领军之奇才!”聪慧的文姜突然对这个称号感起兴趣来。竖起耳朵来,继续偷听。

“而且郑国如今的军力亦是不弱的。”

“戎狄每次犯境,郑国庄公那几个儿子皆应付自如。就如此战力,如何不叫人赞叹呢?”

“戎狄!”文姜一听这熟悉的词,一下子印象就更深刻了。“郑世子忽!戎狄!”看来这个姬忽很是特别哦!

“既然郑伯有意通好,我齐国也没必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嘛!”

“也是!也是!如今周室早不如昔。我齐国与王室的关系更是大不如前。结好不结好,都无所谓了。”

“再说,鲁国与许国都已与郑国修好。如今能支持王室的,不过那几个小国而已。之前,王室又将晋国给得罪个彻底。而今还有什么指望呢?”大臣们纷纷笑道。

“看来,他们分了两方。”文姜笑了笑。“一方亲周室,另一方亲郑国。”

“道理上是这么说的。但道义上则……”

“道义上?幽王之事,何谈道义?”有大臣愤愤地打断道。

文姜自然知道,他们是在说申侯联合犬戎弑杀幽王而拥立平王一事。确实,对这样被扶植起来的王室,再讲什么道义,都好像是枉然了。

“更何况,郑、晋两国本就是王室功臣,如今却又都闹得不欢而散,还拳脚相加。如此失德,如何能复兴周室?我齐国若支持,必定也是吃力不讨好。”

文姜知这里讲的是桓王干涉晋国内政,闹得晋国大乱,以及无礼于郑国庄公之事。”难道这就是管仲所说的天下之局势”?

“哎!”文姜不由得为这世道伤感了起来。正如管仲所言,这世道若想勠力同心,一致对外,那真是难啊!

文姜从榻上跪坐起身,由扇门之间的缝隙中往正殿中偷偷看去。只见诸儿无精打采在一旁闲坐着,与跟她在一起时,判若两人。而傒哥哥则正襟危坐,目光炯炯有神。这让文姜想到管仲的眼神中经常夹带着的思虑。“看来傒哥哥虽然很认真的样子,但内在恐怕也是疲倦得很。”

偷听了许久,文姜也不曾见这二人说一句话。想必这两人也自知位份不够,不敢吱一声吧!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父君所重用的还是像叔父夷仲年的那帮老臣。

“哎!”文姜听着听着就开始犯困了,就越发想念起管仲来了。不知为何管仲说什么,她都爱听,都能让她精神振奋。而这帮老臣总是颠来倒去,毫无建树。

“倒不如让管仲来议政好了。”文姜暗自想到。“若由管仲来议,那必是天下大势,信手掂来的。尤其是管仲总能一针见血,分析利害关键。”文姜知道这帮人永远都在议论,永远都在说是非对错,永远都拿不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来。但管仲却不一样。

想着想着,文姜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趴在踏上就睡着了……

————

作者有话说:

这里所讲的是:当时天下的局势。周王室不得人心,将诸侯尽数得罪光了。现如今局势是:各个诸侯各自为政,都不将周王室放在眼中。这就有了管仲的“尊王攘夷”的方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