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文姜便与哥哥们拉上管仲一起去挑地了。四人坐在马车里,将东都各处的风景逛了个遍。
当管仲得知世子殿下已请得了僖公的旨意,安置流民之时,他便打定了主意。但碍于这些贵胄们并没有问及自己,便不好出这个头。毕竟以现今自己的身份、地位,说话、做事还是应该注意分寸的。
文姜在车上便寻思了良久。现如今,在座四人之中,唯有管仲最知流民的情况。所以让管仲来拿主意,再合适不过了。“管兄最识得流民情况,不如就让管兄来拿这个主意,如何?”
“甚好!甚好!”诸儿只对这美名感兴趣,谁拿主意都一样,只要不误事即可。自己本来可以不来,但想着承着这个美名,不太好意思一点力也不出,便来走个过场。再加上文姜也在。只要有妹妹的地方,他诸儿是哪都无所谓的。
倒是高傒说得客气:“此事之前交由管仲贤弟处理,本就处理得十分妥贴。后面的事自然还得劳烦贤弟了。”
管仲拱手答道:“在下责无旁贷!”帮助流民,本就是他之所愿,自己定然应该是尽心竭力的。只是这帮流民的事稍有不甚,反倒是要出岔子的。强出头,毕竟不好。他管仲可不是空有一腔热情,而不识时务的人。
诸儿指了指车窗外的一块空地,看向文姜。“这里如何?位置又好,地又大。还……”诸儿突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只好尬笑了一下。
“管兄,你说呢?”文姜没搭理诸儿。这个诸儿哥哥,也真的!刚不是说好了,选地的事交给管仲吗?怎么又问起我来了?
诸儿事事习惯了问文姜的主意。小时候便有了什么,都来向妹妹献宝。高傒自是知晓的,也就不甚在意,只是笑了笑。
“此处不好!”虽碍于世子的面子,但为了事情能顺利。管仲还是实事求是地回答道。
“如何不好?”诸儿觉得面子上有些尴尬了,并不死心。非要问出个理由来。
管仲耐心地解释道:“世子殿下,身份尊贵。便不会注意这流民本就是山野鄙人,与我齐都子民异俗。若是与东都子民杂居,势必引出不少矛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