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爸妈都被带走了。”
志清将目光看向张姨,见到她点着头,张姨没有说什么,她已是五十出头的人,剪一头齐耳短发,手脚粗壮,精力充沛的那种人。穿一件在工厂上班的劳动服,志清知道,她老伴退休在家,他们有两个儿子,已经成家,在铁路上工作。老人姓江;他们唤他江大叔,他身体欠佳,患有高血压。平时两屋人和气往来,相互照顾着,两位老人遇到难处,湘蓉、郑洋便过去处理、解决,志清也给江大叔屋里帮过忙。在屋里的江大叔,见到妻子还站在门里,走来,手里拿着报纸,他面目冷静,对志清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朝志清点了点头,还是张姨流着泪,把大致情况告诉了他。志清知道后,心情沉重起来,抹着海光脸上的泪。海光说:
“叔叔,你那里抓人、抄家吗?在学校,同学们说我是坏人的儿子,我爸爸是好人,我妈妈也是好人,他们乱说。我不去学校读书,叔叔,你那里有学校,我去你们那里去读书吧。”
志清和两位老人商量,让海光、海雅去了他那里。临走时,张姨说:
“我们两家像一家人,现在,郑洋、湘蓉出了事,可是。我们想不到什么办法。”江大叔愤慨地说:
“这是在搞什么鬼?”张姨马上制止道:
“老头子,别乱说话。”然后对海光说,“等形势好了,你们再回来,你们家,我们会看着的。”
张姨的话,志清听的很不是滋味。田志清让海光背起他的书包,他牵着海雅告别了张姨他们。
走在街上,他背着海雅,瞟向张贴在墙上的标语,他想到了自己:预知不到的事,有一天会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那么,海光、海雅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
田志清在想着这些事的时候,前面响起了口号声,走来了一支游行队伍,游行的人,不畏酷暑,手执小彩旗,高喊着口号。他们的前面,有人戴着纸做的喇叭似的高帽子,有人脖子上挂一块牌子,志清见到其中一个是郑洋,他脸上的汗珠在往下滴,一米 七几的人,挂那一块木板,对他是多大的侮辱。此时,志清下意识地迈出了一步,欲冲上前砸烂那块木板。这时,两个孩子靠近了他,海光的手牵着了自己的衣角,海雅在唤着父亲,她哭了起来。志清看见了郑洋投来的眼神,和他嘴角边露出的笑容。即刻懂得了郑洋的笑意,游行队伍走过去,志清 还站在原地,看着队伍远去。
志清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自己的宿舍 ,准备起了晚饭。围在桌边正在用餐时,门外传来了杨湘蓉的敲门声。志清开门,湘蓉悲痛地说:
“志清,郑洋死了,他跳江自杀了。海光,海雅,爸爸没了”志清惊愕地问道:
“什么!郑洋跳江了?在哪个位置?快告诉我。”湘蓉说:
我单位的人,接到电话,走来告诉我,说郑洋跳江了,我骇倒了,跑去了江边,到了那里,见到江边围了一些人,有郑洋单位的,他们说郑洋在回来的路上,跑去了江边,然后纵身跳进了江里。我哭喊了一阵,被郑洋单位的人,扶着离开了。志清,郑洋,他走了!”
两个孩子知道后,哭喊着扑向母亲。志清没有多想,很快跑出。湘蓉唤他一声,交待了儿子,去追志清。
湘蓉跑到了志清的身边问道:
“志清,你要到哪里去?你不要去郑洋的单位,同郑洋一起回家的人,亲自看到郑洋跑去了江边,他在江边把郑洋跳江的事,亲自告诉我的呀。”湘蓉哭着说,志清边走边说:
“大姐,你不要哭 ,我没有去郑洋单位,我到江边,郑洋会不会躲在岸边哪儿呢?我去江边找他。”
“我不能接受郑洋跳江,他不会那么做的。我来告诉你们一声,转身去江边找他。”志清回头看了湘蓉一眼,没有说话,快步往前走去。
他们上了公共汽车。他们快步走去江边,志清在江边喊起郑洋,前面停有一艘小船,没有见到船的主人,志清毫不犹豫上了船,对湘蓉说:
“我划船去找,郑洋可能在江边哪个地方,等着我们去救他。你在这里等着,船主人来了,你告诉他,我把船划走了。”湘蓉急忙问道:
“为什么不让我和你一起去?”
志清没有回答她,他划着小船往前去。听见志清唤郑洋的声音,湘蓉站在岸边在哭喊着自己的丈夫。
田志清和杨湘蓉在江边找了一个星期,没有见到郑洋的踪影。看着茫茫的江面,和行驶的船舶,志清大声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