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骑着车沿着庄稼地又走了一圈。
一片迷人的秋季风景。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穗直接卖给收粮食的小贩,或者打成玉米粒再卖。玉米是家禽的主要饲料,是黄土高原最普遍的经济作物。
这段时间最怕下大雨,一下雨,影响秋收的进度。大型机械设备进不到地里边,不过这边的土壤含沙量大一些,比较吸水,能很快缓解。但有些乡镇土壤含沙量小,下点雨泥泞好多天,别说机器了,就是人进去也是脚踩一身泥,要想从地里把玉米颗粒归仓,那简直是一场浩劫,肯定得累死累活。
现在的年轻人打工的居多,有的还是离家百里千里。为了收个玉米还得来回跑,估计收成还不够来回路费。所以秋收的主力军是老人和妇女。
除了玉米,还种有红薯、谷子、高粱、棉花之类的,他们只能是小众,却责无旁贷的点缀着秋色。
在少有的谷子地里,站立着几个稻草人,不时有几只大胆的小鸟停在上头,似乎是向稻草人宣誓着主权。稻草人,空心人,田地的守望者。
我又何尝不是这方田地的守望者,守护者它的安全,收获着它的丰收。
每年这个时候,农机公司都会分派大型收玉米机、播种机到各乡镇准备收粮。由于司机是外乡的,对本村情况不熟悉,村里有负责接应的,传统上这些人叫做“行户”,专门负责联络事宜,如果司机和农户有纠纷,也作为中间人进行调停。这项任务往年都是由胜叔担任,当然也不会白干,司机会给行户一定的好处费,算作酬劳。
正走着,头顶上有“嗡嗡”声音,一看是无人机在飞行,一来是检测火情,有没有秸秆焚烧的情况,二来是了解玉米的成熟情况,收集信息,更好的分派大型农机具。
正看着,兜里的手机“嗡嗡”响了起来。是阿哲的来电,物资已经拉到村委会了,正准备下一步整理。
主要是值班的人手。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比较合适。
忙给胜叔打了电话:“咱村不是有个贫困户吗?就是村西头的老庆叔,60多岁了,要不咱俩去他家看看,愿意不愿意去?”
“好咧,一会到。”胜叔爽快的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