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谢秋保存下来的两份大额材料购买合同中,甲方负责人是蔡磊和王力,他俩有什么资格代替副校长签字?他当时只是个副教授,级别、职称和学术能力都不够格,论代签也应该是项目组别的教授。并且,他又不是学环境的,如何确定实验所需材料的种类的数量?技术骨干?他做了什么研究?
张闲闲继续查看着U盘内的内容,果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还真找到两页文章的图片。一张是谢秋出事前写的项目创新点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贴在申报材料里上报经费用的。另一张是新的申报书里蔡磊写的项目创新点和研究成果,除了名字换成了蔡磊,她找不出任何不同。
哪怕是每句每段的标点,以及页码,这完全是赤裸裸剽窃谢秋的学术成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常理,就算谢秋的死导致了项目搁置,但他已经研究出的项目创新点和成果,应该依旧属于他,别人引用可以剽窃不行。
蔡磊和王力的申报材料里,没有任何备注的引用,赫然将其归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里,根本就是明目张胆的无耻,他的胆子比张闲闲想象的还要大。沙校长如此纵容这个贱人,学校神圣的形象也在他心里浑然倒塌,早知道这些当初就该让谢秋辞职,不受那些人的窝囊气,远离那个是非之地。
一个念头开始在她心里不停闪烁,难道谢秋存这些材料是要去挟蔡磊?沙建瑞又是谁呢?蔡磊是杀人凶手!是他,一定是他,他怕别人知道他剽窃,才找人杀了谢秋!
张闲闲越想越觉得情绪激动,她几乎要大叫着冲出门去找警察,可脑袋里残存的理智在说话,这件事还有不对劲的地方。
如果只是蔡磊剽窃的证据,按照蔡磊油滑老道的性格,以及他跟谢秋之间深厚的交情,完全可以以情动人感动谢秋加名字。张闲闲知道谢秋的性格,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心里面只有科研两个字,绝对不至于大张旗鼓到杀死谢秋的地步。
剽窃虽然是科研工作者的奇耻大辱,却还到不了非死不可的程度,更何况让副校长做项目总负责也合情合理,谢秋为什么要留下这份证据,保存这些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她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